基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填充层是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隔离层是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只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找平层是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垫层是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常用垫层有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土垫层等。基土是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绿色设计用光伏、雨水回收等,减少能源依赖与环境影响,践行可持续理念。安徽防水工程设计
通常由支护桩、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排桩根据支撑情况可分为悬臂式支护结构、锚拉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内撑-锚拉混合式支护结构。当以上支护方式都不适合时,可以考虑采用双排桩形式。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可采取降水或止水帷幕的基坑。除悬臂式支护适用于浅基坑外,其他几种支护方式都适用于深基坑。施工要求有:(1)灌注桩排粧应采取间隔成桩的施工顺序,已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应大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应大于36h。(2)灌注桩顶应充分泛浆,高度不应小于500mm;水下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应比设计桩身强度提高一个强度等级进行配制。(3)灌注桩外截水帷幕宜采用单轴、双轴或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截水帷幕与灌注桩排粧间的净距宜小于200mm;采用高压旋喷粧时,应先施工灌注桩,再施工高压旋喷截水帷幕。衢州工程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可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为后期维护与升级预留接口。
城市地下管线多,相互交叉,错综复杂,在工程开工前,应取得施工现场及其毗邻区域内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的现况翔实资料和地勘、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相关设施管理单位应向施工、监理单位的有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详细交底;应研究确定施工区域内地上、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拆移或保护、加固方案,并应形成文件后实施。施工前应先对管线进行详探,可通过人工开挖探沟,找出地下管线。道路结构以下的管线应先行施工。作业中可能对施工范围内的原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造成破坏时,应采取加固或迁移措施。无须迁移的现况管线及设施,应探明位置、设置标识,并采取加固保护措施。施工中,应对加固部位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安全稳定。施工区域附近的架空线,在施工期间采取加固电线杆及派专人监护措施,防止挖土或大型机械操作时危及线路正常运作。
泥浆护壁灌注桩按照成孔工艺不同,分为正(反)循环钻机、冲击钻机、旋挖钻机、多支盘灌注粧机、扩底机械钻具等桩机设备。1.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浆循环、清理废浆、泥渣—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成桩。2.施工要求:(1)应进行工艺性试成孔,数量不少于2根。(2)护壁泥浆可采用原土造浆,不适用的土层应制备泥浆。施工时,钻孔内泥浆液面高出地下水位。(3)正、反循环成孔机具应根据桩型、地质条件及成孔工艺选择,砂土层成孔宜选用反循环钻机。(4)冲击钻成孔遇岩石表面不平或遇孤石时,应向孔内投入黏土、块石,将孔底表面填平后低锤快击,形成挤密平台,再进行正常冲击。(5)多支盘灌注桩成孔可采用泥楽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水泥注浆护壁成孔、重锤捣扩成孔等方法。(6)清孔可采用正循环清孔、泵吸反循环清孔、气举反循环清孔等方法。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要求:端承型桩应不大于50mm,摩擦型桩应不大于100mm,抗拔、抗水平荷载桩应不大于200mm。(7)钢筋笼宜分段制作,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工程设计的重心是解决实际问题,从概念草图到细节图纸都需严谨的逻辑推导。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组成包括垫层、基层以及面层。1)结构特点(1)垫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垫层选用的材料和作用参见本书1.1.2中1.1)(1)的相关内容。(2)基层①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层作用: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导致的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与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基础,并改善接缝的荷载传递能力。②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③基层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④各类基层结构性能、施工或排水要求不同,厚度也不同。⑤为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⑥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接缝。工程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实用、耐用且富有生命力的解决方案,推动社会进步。安徽边坡治理工程设计
材料特性的精确把握是工程设计的基础,直接影响产品性能与使用寿命。安徽防水工程设计
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需采用I类锚具,锚具规格应根据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品种、张拉吨位以及工程使用情况选用。锚具进场时,应检验其静载锚固性能。①施工工艺流程:钢筋施工→安装内模板→铺设非预应力筋→安装托架筋、承压板、螺旋筋→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外模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及锚固肋混凝土凿毛→割断外露塑料套管并清理油脂→安装锚具→安装千斤顶→同步加压→量测→回油撤泵→锁定→切断无粘结筋(留100mm)→锚具及钢绞线防腐→封锚混凝土。②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安装:a.锚固肋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不超过50m,且锚固肋数量为双数。b.安装时,上下相邻两环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位置应错开一个锚固肋;应以锚固肋数量的一半为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张拉段)数量;每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应加入一个锚固肋宽度及两端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长度。c.应在浇筑混凝土前安装、放置;浇筑混凝土时,不得踏压、撞碰无粘结预应力筋、支撑架及端部预埋件。d.无粘结预应力筋不应有死弯,有死弯时应切断。e.无粘结预应力筋中严禁有接头。③无粘结预应力张拉:a.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 安徽防水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