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一些家长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佳或与他人交往困难等原因带他们到医院测试智商。然而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孩子的智商正常。其实,这些孩子的问题并不在于他们的智商,而是不同程度有感觉统合失调情况。由于许多教师、家长尚不了解这种失调现象,以为在学习、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是孩子不听话或粗心大意造成的,因此,出了问题往往是教师找家长,家长训孩子,甚至打孩子,反而会是问题恶化。
感觉统合训练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游戏来逐步提高孩子感统能力,从而让大脑更正确、更有效的感知并处理身体传达的感觉。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感觉统合训练看起来就像是常规的游戏。这个训练比较大的特点就是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并完成,而不是强迫他。 轻度脑瘫引起的发音问题,可以通过语言训练,可以恢复到正常发音水平,从而促进***康复。奉贤区语言认知康复训练机构
儿童感统训练时间段:
0-3岁,是感觉统合失调的预防期在本阶段需要给儿童足量感觉刺激,如抚触按摩、闪卡、充足运动等,为儿童打好感觉统合基础,预防今后出现感统失调问题。
3-6岁,是感觉统合训练的黄金期
在这个时期,需要根据孩子个体实际情况,给予孩子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定制式训练,可以快速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
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神经通路随感觉整合而增多,这个时期是儿童语言、智力、环境适应、自理能力等多项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
6-12岁,是感觉统合训练的弥补期
本阶段儿童需要力度大,密度强的训练,在这个时期,往往以感觉统合训练配合专注力训练,侧重提升孩子学习效率、专注力等学龄后学习能力发展,同时对儿童其他综合能力予以提升。 上海奉贤南桥前庭康复训练机构对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可通过手势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愿,逐步过渡到用幼儿语、口语进行表达的阶段。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类型
语言发展迟缓
根据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完成的《2~3岁儿童词汇和语法发展的研究》报告,在对720多名年龄在24~47个月的健康儿童调查显示:24个月自发表达的词汇量少于30个,30个月的男孩结构表达量少于3个、女孩结构表达量少于5个,则为语言发育迟缓;24个月自发表达的词汇量少于50个,30个月男孩结构表达量少于5个、女孩结构表达量少于8个,则被视为语言发育迟缓可疑对象。
很多自闭症幼儿的早期语言发展都较同龄儿童慢,有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幼儿甚至终身未能发展出功能性语言来;另一些幼儿虽然有语言能力,但他们在理解和表达上只停留在基本层次,例如只能明白一些具体的对象名称和简单的指令,表达方面则只能做到用简单句子向人提出要求等。还有一些幼儿会出现“鹦鹉学舌”的现象或经常重复的语句,他们说话的音调、速度和结构等方面亦可能会表现异常。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能力往往存在障碍,他们在接收不同感觉信息时也可能会出现偏差;加上他们在认知上的特点(如过分注意细节、较难处理抽象概念等),以致将经验与一些相关的声音符号关联起来的过程亦会出现困难,所以往往难以理解语言(声音符号)所指的意义,形成语言理解发展上的障碍。
1-2岁语言
听从“给我”、“给我看”等指示方法:
1选择3~4种孩子熟悉名称的物品。a.每次只拿1件物品放在孩子面前,并对孩子说:“把××拿给我看”或“把××给我”,然后抓住孩子的手,拿到物品给你看或给你。如果孩子能这样做了,就表扬他,直到他能自己完成这个动作为止。b.然后,你一次拿出2~3件物品,让孩子每次拿一件给你或给你看。如果他能这样做了,就表扬他,并奖给他点心。
2选择孩子喜欢的物品,如果他能给你看或拿给你,你可以让他玩一会儿,作为奖励。
3利用孩子知道名称并喜欢的食物,如糖果。当他拿给你看时,你让他舔一下。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做“给你看”或“给你”的动作,因此,不要与吃食物混淆起来。当孩子拿给你食品看时,你要说:“好,谢谢你给我(看)××了,你现在可以吃了。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通常又被称作“儿童语言障碍”“发展性语言障碍”。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一棵正在发芽成长的小树苗,若是要长成参天大树,便少不了阳光的关怀雨露的呵护。可是成长路上的烦恼,往往会伴随着儿童口疾障碍的产生而愈加的艰难。若孩子不能用健康的言语与这个世界交流,那么面临的必将是无尽的痛苦。
儿童口肌障碍的成因
1.身体姿势一由于肌张力低,通常口部张开不能自然合不拢。
2.合唇能力较弱一身体原因(敏感、上呼吸道异常、扁桃腺肿大、吞咽障碍)。下颚骨弱(面颊肌肉弱所致),合唇力弱。
3.感知一感觉不到口水在口里,或者感觉到口水但不喜欢在口里的感觉,要把口水吐出来。
4.舌头后缩能力较弱一舌头一直向前,不能或后缩能力弱 给自闭症的孩子教东西一定要有耐心。上海奉贤南桥前庭康复训练机构
感统训练就是要用耐心培养孩子的兴趣,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奉贤区语言认知康复训练机构
孩子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时,对周遭的世界会有着不同的看待及互动方式。我们经常将这些行为和态度上的改变视为:「这只是因为他们在历经一个阶段」,或认为它会自行消失而置之不理。然而,这些可能会让我们忽略了一些精神失调的症兆。
过动症、具破坏性的行为障碍症、自闭症、忧郁、焦虑症、妥瑞症等,都是常见的症状。一旦出现精神障碍,就应及早寻求合适的协助。这些精神障碍需要家长的及早发现来降低其严重性,严重的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很少是突然出现的。当家长觉得孩子出现下列情况时,就应该提高警觉:
1. 持续一段时间的情绪波动:一下子亢奋,突然又陷入忧郁。
2. 过度恐惧或忧虑进而影响到日常生活时,父母就该注意。
3. 行为极端转变,出现对抗性的行为障碍。
4. 生理的改变,例如体重的增加或减少。
5.缺乏注意力的儿童。 奉贤区语言认知康复训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