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填充胶使用常见问题有哪些?1、胶水渗透不到芯片底部空隙。这种情况属胶水粘度问题,也可以说是选型问题,胶水渗透不进底部空隙,只有重新选择合适的产品,底部填充胶,流动性好,在毛细作用下,对BGA封装模式的芯片进行底部填充,再利用加热的固化形式,快达3-5分钟完全固化,将BGA底部空隙大面积填满(填充饱满度达到95%以上),形成一致和无缺陷的底部填充层,并且适合高速喷胶、全自动化批量生产,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大幅缩减成本。2、胶水不完全固化或不固化。助焊剂残留会盖住焊点的裂缝,导致产品失效的原因检查不出来,这时要先清洗残留的助焊剂。但是芯片焊接后,不能保证助焊剂被彻底清理。底部填充胶中的成分可能与助焊剂残留物反应,可能发生胶水延迟固化或不固化的情况。吉安bga底部填充保护胶厂家较低的粘度特性使得其能更好的进行底部填充;较高的流动性加强了其返修的可操作性。底部填充胶既可应用于传统的针头点胶,也可应用于喷胶工艺,工艺适应性优异。衡水Bga环氧加固胶厂家
一般底部填充胶是提高芯片封装可靠性及使用可靠性的重要电子工艺材料。底部填充胶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芯片BGA焊球与PCB板之间的热应力、机械应力集中的问题,因此对胶水来说,其与现有工艺的适配性以及对芯片可靠性能的提升改善程度,按作用力类型,可以从力学环境、气候环境、电应力环境以及综合应力环境4个方向选择合适的试验评估芯片组装的可靠性。通常选择振动、冲击、跌落、热冲击等试验考察样品的可靠性,使用底填胶后,芯片可靠性提升,焊球未见裂纹或开裂。广西手机底部填充胶价格一般底部填充胶是一种单组份、改性环氧树脂胶,用于BGA、CSP和Flip chip底部填充制程。
作为底填胶,一般涉及到耐温性的需求其实是个别厂家的特殊要求。在SMT组装段,一般底填胶固化是之后一个需要加热的步骤了。然而在有些厂里面可能会让已经填好胶固化后的主板再过一次回流炉或波峰焊(可能也是因为需要补贴BGA之外的一些元器件),这个时候对底填胶的耐温性就提出了一些考验,一般底填胶的Tg了点不超过100度的,而去承受260度以上的高温(已经快达到返修的温度了),要求的确是很苛刻的。据国内一家手机厂商用二次回流的方法(回流焊260℃,7~8min)来测试底填胶的耐温性,测试结果基本上是全军覆没的。这里估计只能使用不可返修的底填才有可能实现了。对底部填充胶而言,重要的可靠性试验是温度循环实验和跌落可靠性实验。
底部填充胶是一种高流动性,高纯度的单组份环氧树脂灌封材料。能够通过创新型毛细作用在CSP和BGA芯片的底部进行填充,经加热固化后形成牢固的填充层,降低芯片与基板之间因热膨胀系数差异所造成的应力冲击,提高元器件结构强度和的可靠性,增强BGA 装模式的芯片和PCBA之间的抗跌落性能。底部填充胶,在室温下即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填充间隙小,填充速度快,能在较低的加热温度下快速固化,可兼容大多数的无铅和无锡焊膏,可进行返修操作,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底部填充胶流动性越好,填充的速度也会越快,填充的面积百分率就越大。
UNDERFILL,中文名有很多:底部填充胶、底填胶、下填料、底部填充剂、底填剂、底填料、底充胶等等。其实从这个英文词来是Under和Fill两个词的组合,原本应该是一个动词,这是应用在这个领域逐步演变成了一个名词。其实用了几个在线的工具,翻译出来的结果都略有差异:较原始的翻译是Underfill,意思是未充满;填充不足。而上述的中文名基本上只能在网络释义或专业释义里查的,分别称为底部填充剂、底部填充胶及底部填充所以基本上称为底部填充剂(胶)应该是较贴近在电子行业实际应用中的名称。正确选择底部填充胶对产品可靠性有很大影响。江苏芯片粘接胶价格
PCB板芯片底部填充点胶加工完成后固化前后颜色不一样,方便检验;衡水Bga环氧加固胶厂家
底部填充胶材料气泡检测方法:(1)有一种直接的方法可以检测底部填充胶(underfill)材料中是否存在着气泡,可通过注射器一个极细的针头施胶并划出一条细长的胶线,然后研究所施的胶线是否存在缝隙。如果已经证实底部填充胶(underfill)材料中存在气泡,就要与你的材料供应商联系来如何正确处理和贮存这类底部填充胶(underfill)材料。(2)如果没有发现气泡,则用阀门、泵或连接上注射器的喷射头重复进行这个测试。如果在这样的测试中出现了空洞,而且当用注射器直接进行施胶时不出现空洞,那么就是设备问题造成了气泡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和你的设备供应商联系来如何正确设置和使用设备。填充胶的应用原理是利用毛细作用使得胶水迅速流过BGA 芯片底部芯片底部。衡水Bga环氧加固胶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