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学培养基,其特点如下:1.**成分**:主要由蛋白胨、氯化钠、磷酸二氢钾、无水磷酸氢二钠等组成,这些成分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碳源、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和pH值。2.**pH值**:调节至7.0,为中性环境,适合多种微生物的生长需求。3.**缓冲能力**: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作为缓冲剂,有助于维持培养基的pH稳定。4.**用途**:主要用于药品、生物制品的稀释、冲洗液,也可用于细菌的前增菌或样品制备。5.**制备方法**:通常称取一定量的干燥培养基粉末,加热溶解于1000ml纯化水中,分装后进行高压灭菌。6.**质量控制**:在使用前,应进行微生物灵敏度试验,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标准。7.**储存条件**:应在2-25℃的条件下避光保存,以保持其有效性。8.**有效期**:在适当的储存条件下,通常有效期为三年。9.**注意事项**: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污染。mTEC是指Modified Tryptone Bile X-glucuronide Medium(改良的酪蛋白胆汁X-葡糖苷酸盐培养基)。赖氨酸铁琼脂(LIA)预装培养皿
亚硒酸盐胱氨酸(SC)培养基是一种选择性增菌培养基,主要用于沙门氏菌的选择性增菌培养。以下是其特点介绍:1.**成分**:SC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胨、乳糖、亚硒酸氢钠、磷酸氢二钠和L-胱氨酸。蛋白胨提供碳源和氮源,乳糖作为可发酵的糖类,亚硒酸氢钠用于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非沙门氏菌的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肠道菌,磷酸氢二钠作为缓冲剂,L-胱氨酸作为还原剂。2.**检验原理**:SC培养基的设计原理在于其成分能够满足沙门氏菌生长的需求,同时抑制其他非目标细菌的生长。3.**配制方法**:SC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是称取23g干粉,加入1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配制过程中应避免高压灭菌,以免影响培养基的有效成分。4.**使用注意事项**:SC培养基比较好现配现用,或在4℃下短期保存。在室温下,尤其是夏季,培养基容易出现颜色变化,导致增菌效果减退。5.**颜色变化**:过分加热或反复加热会使培养基颜色变深,影响使用效果。因此,配制过程中只能轻微煮沸,并且要迅速用凉水冷却。6.**保存**:开封后的SC培养基比较好存放于2℃-8℃环境下,以延长使用时间。TSALP平板VRBA中的溴青紫红是一种指示剂,具有抑菌和变色作用。
沙门、志贺菌属琼脂培养基(SS)是一种用于选择性分离培养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培养基,具有以下特点:1.**用途**:主要用于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选择性分离培养,也适用于其他肠道致病菌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等。2.**成分**:包含牛肉粉、示月胨、乳糖、三号胆盐、枸橼酸钠、硫代硫酸钠、枸橼酸铁、中性红、煌绿和琼脂,pH值控制在6.9-7.1。3.**检验原理**:乳糖作为可发酵糖类,三号胆盐、枸橼酸钠和煌绿用于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及大多数大肠菌群和变形杆菌,硫代硫酸钠和枸橼酸铁用于检测硫化氢产生,中性红作为pH指示剂。4.**用法**:称取培养基63.53克,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不必高压蒸汽灭菌,冷至45-50℃倒成平板。5.**生长现象**:沙门氏菌在SS培养基上通常表现为无色菌落,可能带有黑色中心,志贺氏菌为较小的透明菌落。6.**应用**:除了用于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还可用于研究多重耐药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介导抗性基因水平转移元件的检测。7.**产品规格与价格**:市面上有250g的产品规格,价格为170元,保质期为三年。
溴十六烷三甲铵琼脂基础(CetrimideAgar)是一种用于微生物学实验的培养基,具有以下特点:1.**用途**: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的选择性分离和培养。2.**原理**:明胶胰酶水解物提供氮源;氯化镁和硫酸钾可刺激绿色的色素的产生;溴化十六烷三甲铵作为选择性抑菌剂,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非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菌;甘油作为碳源;琼脂作为凝固剂。3.**配方**:典型的配方包括明胶胰酶水解物、氯化镁、硫酸钾、溴化十六烷三甲铵和琼脂。pH值控制在7.4±0.2(25℃)。4.**实验方法**:将培养基干粉溶解于蒸馏水中,加入甘油,煮沸使混合均匀,分装三角瓶,进行高压灭菌,冷却至45-50℃时倾入无菌平皿。5.**结果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在该培养基上通常形成具有绿色的色素的菌落,而其他非目标细菌则受到抑制。6.**注意事项**:本培养基为细菌鉴定的一部分,需做其他补充试验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7.**储存条件**:通常在干燥、避光的条件下储存,以保持其有效性。
胆盐硫乳琼脂培养基(DHL)是一种用于选择性分离培养肠道致病菌,特别是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培养基。以下是DHL培养基的一些主要特点:1.**用途**:主要用于肠道致病菌的选择性分离培养,特别是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2.**成分**:包含蛋白胨、牛肉浸粉、乳糖、蔗糖、去氧胆酸钠、硫代硫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铁铵、中性红和琼脂,pH值控制在7.2±0.1(25℃)。3.**检验原理**:去氧胆酸钠和柠檬酸钠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及大多数大肠菌群和变形杆菌,但不影响沙门氏菌的生长;硫代硫酸钠和柠檬酸铁铵用于检测硫化氢产生,使菌落中心呈黑色;中性红作为pH指示剂,发酵糖产酸的菌落呈红色,不发酵糖的菌落为无色。4.**用法**:称取65.2g培养基,加热溶解在1000ml蒸馏水中,待冷至60℃时倾入无菌平皿,无需高压灭菌。5.**质量控制**:使用质控菌株进行微生物灵敏度试验,例如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和福氏志贺氏菌CMCC(B)51572,观察其生长率和特异性反应。6.**储存条件**:贮存于避光、干燥处,用后立即旋紧瓶盖,保质期通常为三年。去氧胆酸盐琼脂这种琼脂培养基在检测大肠杆菌等肠道革兰氏阴性菌方面具有一定的选择性。Tergitol-7琼脂NMKL预装培养皿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BHI Agar用于培养大肠杆菌等细菌,以便进行质粒的转化和克隆。赖氨酸铁琼脂(LIA)预装培养皿
伊红美蓝琼脂(EMB)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学培养基,主要用于大肠杆菌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和鉴别。以下是伊红美蓝琼脂的特点介绍:1.**成分**:伊红美蓝琼脂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胨、乳糖、磷酸氢二钾、琼脂、伊红Y溶液和美蓝溶液。蛋白胨提供氮源和碳源,乳糖作为可发酵的糖类,磷酸氢二钾作为缓冲剂,琼脂作为凝固剂,而伊红和美蓝则作为pH指示剂。2.**pH值**:伊红美蓝琼脂的pH值为7.1,适合多数肠道细菌的生长。3.**制法**:首先将蛋白胨、磷酸盐和琼脂溶解于蒸馏水中,校正pH值后进行高压灭菌。使用前加入乳糖并加热溶化琼脂,冷却至50-55℃时加入伊红和美蓝溶液,摇匀后倾注平板。4.**用途**:主要用于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别。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上分解乳糖产酸,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而产气肠杆菌则可能呈现棕色,很少有金属光泽。5.**保存**:伊红美蓝琼脂应在4℃至8℃的条件下保存,避免冻结,以保持其有效性。6.**有效期**:在适当的贮存条件下,伊红美蓝琼脂的有效期通常为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