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界面:人机交互界面是用户与充电桩直接沟通的 “窗口”,常见形式有显示屏、按键、指示灯、读卡器等 。显示屏能够直观地向用户展示充电桩的状态信息,如是否空闲、正在充电、充电完成等,同时还能显示充电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如充电电量、充电时间、充电费用、充电功率等 。一些先进的显示屏还支持触摸操作,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轻松完成充电模式选择、参数设置、支付确认等操作 。按键则为用户提供了另一种操作方式,尤其是对于不太熟悉触摸操作的用户,通过按键可以进行简单的功能选择和确认 。指示灯通过不同的颜色和闪烁状态,向用户传达充电桩的工作状态,例如,绿色常亮表示充电桩正常空闲,红色闪烁表示充电桩出现故障等 。读卡器用于识别用户的充电卡,用户刷卡即可启动充电桩进行充电,部分充电桩还支持二维码扫码、NFC 感应等多种身份识别和支付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政策助力充电桩落地,市场推动充电桩蓬勃发展。三亚产业园充电桩
帝能云交流充电桩单头充电功率为7KW,只要是电动汽车,一般都支持交流充电,电动汽车有两个充电口,一个是快充接口,一个是慢充接口。有一部分非国标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可能只能用交流,不能用直流充电桩。对直流充电桩来说,直流充电桩是把380V的电源通过变压器转换成大电流的直流充电电压,充电电流较大能够达到32A,充电功率能够达到45千瓦,一般电动汽车充电一到两个小时就能充满,也不会占用太长时间。直流充电桩虽然好,就是安装施工比较麻烦。由于直流充电桩的充电功率比较大,对于电源取电要求比较高,要求变压器必须有足够的负荷容量来支持这么大的功率,很多老旧小区由于没有提前布设线路和变压器,很多小区都是不具备安装条件的。长沙10路充电桩工厂低噪音运行,不扰周边环境。
帝能云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的工作状态(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预测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SOC)和相应的剩余行驶里程,进行电池管理以避免出现过放电、过充、过热和单体电池之间电压严重不平衡现象,较大限度地利用电池存储能力和循环寿命。充电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有三个功能:充电管理、充电运营、综合查询。充电管理对系统涉及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如电动汽车信息、电池信息、用户卡信息、充电桩信息;充电运营主要对用户充电进行计费管理;综合查询指对管理及运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询。
我国的电动车数量不断攀升,已超2.5亿辆。然而,一方面由于充电设施的缺少使不少小区的电动车出现充电难、乱充电等“任性充电”现象,导致小区安全隐患重重;另一方面由于小区电动车充电设施鱼龙混杂,使充电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导致电动车事故频发。于是,花1元钱就可连续充电5小时的电动车智能充电桩开始逐步走进小区,微信扫码就能给车充电。电动车充电桩不单充电便宜、高效,还特别安全、可靠。充电桩一旦发生过流、短路、漏电、过充等火灾隐患时就会自动断电,有效控制电动车火灾的可能性。防雷击设计,安全有保障。
早期萌芽阶段:电动汽车的历史可追溯到 19 世纪,1834 年,托马斯・达文波特制造了一辆由不可充电干电池驱动的电动三轮车,由于电池不可充电,当时并没有充电设施的概念 。1859 年,铅酸蓄电池的发明为电动汽车的实用化创造了条件,1881 年,首辆以可充铅酸蓄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车在法国出现 。但早期电动汽车产量低,电池充电由汽车厂商负责,且当时许多家庭未通电,所以商业充电站需求极小 。1914 年,通用电气推出较早公共充电站 “Electrant”,它形似电话亭,遍布城市,通过人行道下管道连接直流电源,以单芯同轴接口为 48V 铅酸电池充电,同时家庭充电也随着城市通电开始发展 。然而,20 世纪 20 年代后,因道路改善、汽油价格降低,行驶里程有限的电动汽车逐渐被燃油汽车取代,到 1930 年左右基本从道路上消失 。升级方便,紧跟技术发展潮流。宁波ODM充电桩加盟
智能识别车辆,充电流程自动化。三亚产业园充电桩
帝能云充电桩按充电接口数分可分为一桩一充和一桩多充。按充电方式分充电桩可分为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装置,其充电性能关系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充电时间。这也是消费者在购买电动汽车之前较为关心的一个方面之一。实现对动力电池快速、高效、安全、合理的电量补给是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另外,还要考虑充电器对各种动力电池的适用性。充电桩包括显示充电信息、车辆状态以及手动设置充电参数如充电电量。三亚产业园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