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群移植移植途径的选择:1.推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使用鼻十二指肠/空肠管或胃镜输注菌液(1A)胃镜或鼻十二指肠/空肠管输注菌液均对rCDI有明显疗效。留置鼻肠管便于重复输注,同时便于给予肠内营养等其他诊疗。由于单次FMT对CDI已可达到明显疗效,故也可胃镜下一次性输注菌液。2.推荐如患者无法耐受胃镜或鼻十二指肠/空肠管,可考虑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管(PEG/J管)输注菌液(2C)有研究报道,使用PEG/J管行FMT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不能耐受留置鼻肠管或胃镜,但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适宜,也方便反复多次行FMT。一图读懂:菌群-肠-脑轴。云南菌群移植的适用人群
菌群移植的一大优点是它的高度个性化。每个人的肠道微生物群落都有其独特性,因此,菌群移植可以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提供比较符合他们身体状况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这不仅提高了解决效果,也降低了副作用的风险。菌群移植已经被证实对多种疾病具有解决效果,包括艰难梭菌传染、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同时,研究还发现,菌群移植对肥胖、糖尿病、神经性厌食、焦虑等众多疾病也有一定的解决潜力。这意味着菌群移植有可能为多种慢性疾病患者提供新的解决选择。菌群移植的操作并不复杂,通常可以通过口服胶囊或通过灌肠方式进行。而且,与其他解决方法相比,菌群移植的副作用较小,使得患者能够在相对舒适的情况下接受解决。安徽直肠菌群移植临床应用上海沃本招募菌群移植的供体。
新鲜菌群移植对CDI的主要和次要改善率分别为91%和98%(Brandtetal,2012)。在另一项RCT研究中,首先FMT及随后重复FMT诊疗后就CDI的主要改善率和次要改善率分别变成了81%和94%(VanNoodetal,2013)。利用冻存粪菌诊疗CDI已经被证实和新鲜粪菌有着相近的疗效(Hamiltonetal,2012;Leeetal,2016)。一项基于80名患者的分析表明,FMT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仍然是安全的(Kellyetal,2014)。多变量分析(Fischeretal,2016a,b)结果提示,早期可用以预测FMT失败的因素包括严重/复杂的CDI,FMT期间的住院状态和既往与CDI相关的住院经历。
在肠道微生态的商业运作方面,美国已经有两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专注于FMT诊疗,在欧洲也有多家企业和医疗机构专注于菌群移植(FMT)诊疗和肠道微生态产品的临床转化。肠道菌群移植技术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和普陀区人民医院两个院区设有60余病床开展,而且现已满负荷。目前在我国17个省市的上百家医院开展过肠道微生态诊疗实践,其中尤以江浙沪地区医院开展的为频繁和规范,上海市医疗机构和生物技术公司是该技术主要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单位。在我国该项目全临床转化后的市场价值预计超过每年1000亿元人民币,而肠道菌群移植菌液制备设备和耗材的开发将有助于该技术在全国的大范围推广并带来可观的产业化潜力。虽然菌群移植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出极高的疗效,但它并不是全能的。
现代菌群移植(FMT)和古代FMT之间存在明显的方法学差异在于离心、冷冻保存和自动纯化等方面。如何储存粪菌仍然存在方法学上的挑战。新鲜收集的粪便必须立即处理,不能存储。冷冻的粪菌是用现代冷冻保存技术制备。有研究报道新鲜和冻存粪菌的临床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但这一发现主要来自于一些关于CDI诊疗的试验。在一项双盲研究中,72名CDI患者肠镜下随机接受新鲜、冷冻或冻干的粪菌诊疗,改善率在接受新鲜粪菌组患者中比较高(25/25,100%),在冻干组中比较低(16/23,78%),冷冻组改善率处于两者之间。冷冻的粪菌丢失了大量的细菌并且降低了其诊疗IBD的疗效。这就是在我们推荐使用新鲜粪菌进行FMT诊疗的原因。在其他中心同样观察到新鲜粪菌的高临床疗效。因此,必要时临床诊疗的选择应考虑粪菌的保存方法。沃本生物在全国开启代理商招聘。湖南粪便菌群移植成功案例
上海沃本发布菌群移植供体筛选标准。云南菌群移植的适用人群
用。通过检测益生菌在体内的存活情况以及它们对肠道菌群的改变,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益生菌的效果,并为开发更有效的益生菌产品提供指导。目前,菌群检测主要通过基因测序和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这些方法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和便捷性。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新的技术和方法出现,以使菌群检测更加准确、便捷和普及。总之,菌群检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人体内的微生物世界。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以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云南菌群移植的适用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