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双组份环氧云铁中间漆以水性环氧树脂和聚酰胺固化剂为基料,云母氧化铁(含量≥35%)为关键填料。特性聚焦物理屏蔽增强:云铁鳞片平行层叠形成迷宫式屏障,水汽渗透率≤5g/m²·d,明显提升体系耐盐雾性(>2500小时)。兼具层间过渡功能:填补富锌底漆表面孔隙,为面漆提供平整基面(打磨性优异),与环氧/聚氨酯涂层附着力≥5MPa(拉开法)。漆膜机械性能均衡,硬度≥H(铅笔硬度),抗冲击性40kg·cm。水性环保配方VOC≤70g/L,施工安全。表干≤1小时,实干≤24小时(23℃),单道干膜厚度可达150μm。广泛应用于跨海桥梁、风电塔筒等严苛环境,作为富锌底漆与面漆间的长效过渡层,设计寿命匹配配套体系达15年。水性漆在太阳能板保护涂层中应用较广。西藏水性环氧树脂非碳系导静电面漆 白
先进的乘用车水性漆搭配特定涂装工艺,实现高效减排,提升汽车涂装环保性。先进的乘用车水性漆在配方上采用了低挥发、高稳定性的树脂体系,配合静电喷涂、机器人自动喷涂等特定涂装工艺,能进一步提高涂料的利用率,减少漆雾浪费。例如,静电喷涂工艺可使水性漆粒子带上电荷,在电场作用下更精确地吸附在车身表面,涂料利用率可达 90% 以上,远高于传统空气喷涂的 60% 左右。同时,特定的烘干工艺能在较低温度下实现漆膜的快速固化,缩短烘干时间,减少能源消耗。这种 “涂料 + 工艺” 的协同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涂装环节的 VOCs 排放和能源消耗,还能减少漆渣等废弃物的产生,从多个维度提升汽车涂装的环保性。水性丙烯酸聚氨酯隔热面漆 白厂家供货水性漆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水性中涂漆介于底漆和面漆之间,起到填平、过渡和增强涂层间附着力的作用。常用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氨基树脂等,如氨基树脂漆、聚酯氨基树脂漆。水性色漆决定汽车的外观颜色和光泽,分为实色漆和含效应颜料的金属闪光漆。主要采用水性丙烯酸树脂或水性聚氨酯树脂体系,如丙烯酸氨基树脂漆。水性罩光漆涂覆在面漆之上,增加涂层的光泽度和硬度,提高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目前乘用车领域仍以溶剂型罩光漆为主,但水性技术正在发展中。
水性双组份环氧铁红底漆由水性环氧树脂主剂和胺固化剂交联,氧化铁红(含量30-40%)为防锈颜料。特性突出经济性与普适防腐:通过惰性铁红颜料形成物理屏蔽层,阻隔水汽和氧气渗透,耐盐雾>600小时。漆膜附着力强(划格法1级),硬度≥H,耐油性优异(10#机油浸泡30天无变化)。水性体系环保低毒,VOC≤100g/L,无火灾风险。施工适应性广,表干≤1小时,实干≤24小时,复涂间隔4-48小时,支持5℃低温固化。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腐蚀环境(如厂房钢结构、农用机械、管道支架),成本低且兼容多种面漆(环氧、聚氨酯)。常与环氧云铁中间漆配套使用,设计寿命8-10年,是替代溶剂型铁红底漆的绿色解决方案。使用水性漆可以降低火灾风险。
中间漆施工适用产品:水性中间漆(如集泰 - 333Z)。施工方法:同底漆,优先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混合与稀释:双组份产品需按比例混合熟化,稀释剂为去离子水(≤5%)。涂布量:干膜厚度 80-100μm,用于增强防腐层厚度和层间附着力。干燥时间:表干≥2 小时,实干≥24 小时,干燥后检查表面是否平整,若有缺陷需砂磨处理(用 P120 砂纸轻磨)。面漆施工适用产品:水性内面漆(如集泰 - 313M)或外面漆(如集泰 - 303M)。施工方法:外面漆:高压无气喷涂,喷嘴口径 0.3-0.4mm,压力 10-15MPa,确保颜色均匀、光泽一致。内面漆:根据需求选择喷涂或辊涂,重点保证耐化学性和耐磨性。混合与稀释:单组份面漆可直接使用,若需稀释,加去离子水≤5%。涂布量:干膜厚度 30-50μm(外面漆)或 50-70μm(内面漆)。干燥时间:表干≥1 小时,实干≥24 小时,低温环境需延长干燥时间。水性漆适用于家庭、学校等场所。兰州水性改性丙烯酸酯面漆 中灰
水性漆在涂装后,家具表面更加光滑平整。西藏水性环氧树脂非碳系导静电面漆 白
船舶水线水性漆耐干湿交替性强,能适应水线区域复杂腐蚀环境。水线区域的金属表面始终处于“湿润-干燥”的循环状态,这种交替会导致金属表面电解质浓度频繁变化,加速电化学腐蚀。而质优船舶水线水性漆通过特殊的成膜物质,在干燥时形成连续且坚韧的漆膜,湿润时又能保持结构稳定,不发生溶胀或溶解。其漆膜的吸水率被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使长期处于干湿交替环境,也能维持良好的阻隔性能,阻止水分和氧气渗透到金属底材。此外,漆中含有的防锈颜料还能在漆膜局部破损时,形成钝化层,阻止腐蚀蔓延,确保水线区域船体结构的完整性。西藏水性环氧树脂非碳系导静电面漆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