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皂鸽”和“鹤秀鸽”新资源的答辩会,在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举行,与会领导有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李慧芳副所长、卜柱研究员、章双杰研究员,江苏省畜牧总站徐燕科长、朱志谦科长,江苏威特凯有限公司陈卫彬董事长、刘敏总经理。此外参会人员还有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沈欣悦、常玲玲和穆春宇等。此次遗传资源线上答辩会主要介绍了“黑皂鸽”和“鹤秀鸽”的品种标准、遗传资源保护方案、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相关史志资料等基本情况,经过与会人员质询和投票,一致同意2个鸽品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专业委员会家禽Ⅱ专业委员会评定。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是发展畜牧业生产、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此后江阴推广示范基地将重点着力于保护畜禽种质资源工作,以维护国内鸽珍贵地方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种鸽应定期淘汰更新,这样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淮北大体型种鸽养殖技术
江苏特色畜禽体系卜柱研究员、汤青萍研究员携肉鸽创新团队来江阴示范基地指导工作,江苏威特凯鸽业有限公司陈卫彬董事长,刘敏总经理陪同。卜柱研究员首先对基地对上一年度工作做了充分肯定,然后说道今年是体系工作开展的第二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基地要按照省科教处、体系办的要求,对照实施方案,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紧接着对下一年度工作开展做了详细安排部署。江苏威特凯鸽业有限公司是江苏特色畜禽产业技术体系江阴推广示范基地,辐射我省5个示范点,分布在江阴,如皋、泰州、启东、东台等地。日照高产种鸽项目肉鸽养殖的技术,主要包括饲养管理、饲料营养、鸽病防控等。
种鸽在青年鸽阶段实现公母分群饲养与未进行公母鉴别的差异。
种鸽在青年鸽阶段实现公母鉴别后,可以进行分群饲养,这样一方面可以营养需求上,根据公、母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其次在种鸽性成熟之前,避免接触异性,有利于提高配对成功率,再者,可以减少因为未鉴别公母,导致的公母混养,一部分青年鸽自由配对,在由放飞棚抓回生产棚时拆对导致配对成功率下降。所以,在青年鸽阶段,实现公母鉴别分群饲养,有利于种鸽的配对,同时,也可以使提前进入生产模式,增加生产效益。
苏威1号肉鸽与欧洲肉鸽(米玛斯)的差异
苏威1号肉鸽是由江苏威特凯鸽业与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通过11年时间,共同培育出的高产、大体型种鸽。其特点是父母代产量高,商品代乳鸽体型大。能够很好的满足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并且苏威1号肉鸽,在1月龄时,就实现公母分开饲养,避免了种鸽公母混群饲养的诸多麻烦。提升了配对成功率,降低了配对的难度,使得种鸽提前2个月进入高产。
欧洲肉鸽(米玛斯)是由法国克里莫公司培育的大体型种鸽,胸肌发达,呈M型,顾也被称作为双肌鸽。此种鸽特点商品代乳鸽体型大,目前,国内江苏威特凯鸽业拥有欧洲肉鸽(米玛斯)曾祖代。此种鸽也存在产蛋量低,受精率低的问题。 种鸽育种是个费时费力的过程,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苏威1号肉鸽培育花费了11年的时间。
种鸽场场区环境和设施设备消毒
江苏威特凯鸽业建议:生产区内各舍之间及人行道每隔3-5天大扫除一次,每隔7-10天进行消毒一次;
鸽舍内每2天进行消毒一次;
消毒药物要定期轮换使用,每次在清理完鸽粪之后,在笼底清扫生石灰。
设备及用具消毒,各舍的设备、工具应固定,不得互相借用,每个鸽笼、料槽、饮水器和草棚也应固定;
刮粪把子、扫帚、推粪车等用具,用完之后及时消毒,晴天放在阳光下曝晒,运输笼、转群笼等相应用具用完之后也要及时消毒。 种鸽的光照时间一般建议每天在17小时左右。宿迁双胸肌种鸽
由于市场的需求,未来几年对大体型种鸽的需求会增加。淮北大体型种鸽养殖技术
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季节管理的基本要求适宜肉鸽生产的条件除了卫生、干燥、通风、光照充足、安静之外,还需温度为(15~27)℃,相对湿度为40%~60%。春季随着温湿度的上升,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加快,应注意加强相关卫生防疫工作。夏季温度高于28℃,每千克饲料加入维生素C(200~300)毫克,并做好防暑降温、灭蚊灭蝇的工作。冬季温度低于10℃时要及时做好御寒保暖的工作。
秋季饲养管理秋季鸽子表现出明显的生理调节现象,如换羽、生产周期延长。此时应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保健沙中要加入石膏等含硫物质。天气转凉,鸽子食欲明显增强,应适当增加饲喂量。 淮北大体型种鸽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