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Exosome)是由细胞分泌而来的微小囊泡,直径约为30-200 nm,形态也呈现出多样性。microRNA(miRNA)是一种大小约21—23个碱基的单链小分子RNA,是由具有发夹结构的约70—90个碱基大小的单链RNA前体经过Dicer酶加工后生成,不同于siRNA(双链)但是和siRNA密切相关。microRNA通过和靶基因... 【查看详情】
外泌体可以调控星状细胞(HSC)活化,并参与HSC细胞迁移的进程。活化的HSC来源的外泌体中,CCN2表达升高,Twist1和miR-214表达被抑制,这些外泌体还能诱导静止的HSC细胞表达CCN2。此外,Twist1可以诱导miR-214表达从而抑制CCN2的表达。CCL4处理的外泌体和外泌体SK1/S1P会诱导HSC迁移。MSC分泌的... 【查看详情】
外泌体不只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而且可作为天然的药物传递载体。外泌体能够负载的治理物质包括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寡核苷酸等,且在体液中宽泛分布且具有定向归巢能力。外泌体独特的生物兼容性、高稳定性、瘤靶向性使其在未来瘤治理中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外泌体能够装载的治理物质包括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寡核苷酸等。作为小分子化合物载体,外泌体装载姜... 【查看详情】
外泌体载药系统的优势:1首先,外泌体天然的生物学起源为细胞内源性zhiliao因子的产生和装载提供了特有的机会。此时,zhiliao药物、寡核苷酸和纳米粒子等可被送入细胞,随后重新包装成分泌的囊泡。利用细胞产生、装载和分泌释放载药外泌体使zhiliao药物装载过程得到简化,为特定位点(如内腔和囊泡膜)的药物装载提供了基础,并且还使不易装载... 【查看详情】
与人工合成囊泡相比,外泌体虽然具有一定的靶向性,但由于其高度的复杂性和成分的多样性,作为载药体的应用仍缺乏普遍靶向性,可能产生脱靶效应,诱发不良反应;而且可溶性低,循环半衰期短,因此针对外泌体表面标志物的改造以获得靶向性一直是研究热点;此外,也有大量研究针对内容物进行改造,近年来主要以外源性的抗中流药物、核酸分子、转录因子和酶类,内源性母... 【查看详情】
姜黄素/外泌体可以明显地减少由脂多糖引起的炎症因子IL-6(白介素-6)和TNF-a(中流坏死因子-α)的释放。在脂多糖引起的炎症模型中,注射姜黄素/外泌体的小鼠组几乎未发生死亡,而注射游离姜黄素药物的小鼠组死亡率接近60%,注射姜黄素/脂质体的小鼠组死亡率接近80%。这说明姜黄素/外泌体对脂多糖引起的感ran性休克有较好的zhiliao... 【查看详情】
DING等人用薯蓣素处理人骨肉瘤MG63、MNNG和HOS细胞时发现,活化caspase-3可以裂解GSDME,诱发细胞焦亡。LI等人发现,使用荜茇酰胺类似物L50377处理A549和NCI-H460细胞后,会使中流细胞内ROS升高,同时促进caspase-3活化,切割GSDME,诱发细胞焦亡。YU等人发现,当抑制真核生物延伸因子2激酶... 【查看详情】
去甲斑蝥素(NTCD)是中药斑蝥所含活性成分斑蝥素的小分子去甲基化衍生物。研究表明,NTCD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i细胞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PCR)及溶酶体酶的活性,干扰ai细胞分裂,抑制其DNA合成,对原发性肝ai、胃ai、食管ai、白血病、结肠ai及乳腺ai等有明显的zhiliao作用。目前NTCD在临床上主要有口服和静脉滴注2种给药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