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土资源规划和重大工程选址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全国和区域性的风险评价与区划,可以为各种重大工程建筑的选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各种工程活动和土地开发利用,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各种重大工程建筑应建在地质灾害风险程度较低的地区。 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对发生规模不同的地质灾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进行治理或综合治理。如果地质灾害危险性低、易损性小,则宜采用工程防治措施;如果地质灾害危险性高、易损性大,则应采用躲避或搬迁措施;在无法躲避、无合适搬迁地址,或不允许搬迁时,则宜采用高标准的工程...
统计分析点评模型,又被称为“黑箱子”模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勘察,地质灾害评估) 创建在数理统计剖析基本上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重点理念,把地质灾害看做为不确定性的相互独立,具备不经意的灾变性。因而,从概率数据分析视角表明地质灾害的遍布规律性和动态性全过程,创建风险评估模型。其关键取决于对目前地质灾害状况、信息内容、标示以及相近不稳定状况所处环境条件标准和影响因素开展数据分析,并在预估概率的基本上,根据统计学和概率论基本原理创建线性拟合模型,预测点评地质灾害的时、空遍布规律性。 在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中远期時间概率预测层面有一定的成果。可是,它忽略了地质灾害纷繁复杂的...
地质灾害的主要的法律制度 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相关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其资质条件进行审查合格,并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 与建设工程配套实施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三同时"制度。即经评估认为可能引...
影响或控制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总体条件。它与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既存在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指的是造成地质灾害的直接因素;地质灾害背景指的是控制和影响地质灾害的更高层次的基础条件。地质灾害背景由两个系列组成: ①以地球动力活动为重点的自然背景; ②以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重点的社会经济背景。地质灾害背景虽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具体灾害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但从宏观上控制了一个地区一种或多种地质灾害的成灾程度和变化的总体趋势。因此研究地质灾害背景条件是进行地质灾害宏观评价的重要内容。 针对不同目的实施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包括点评价、面评价和区域评价...
关于资源、交通运输以及其他建设条件和协作关系的初步分析: 1)拟利用的资源供应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主要协作条件情况、项目拟建地点水电及其他公用设施、地方材料的供应情况分析; 3)对于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应说明主要原材料、电力、燃料、交通运输、协作配套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所已具备的条件和资源落实情况; 关于主要工艺技术方案的设想: 1)主要生产技术和工艺。如拟引进国外技术、应说明引进的国别以及国内技术与之相比存在的差距,技术来源、及转让等情况; 2)主要**设备来源。如拟采用国外设备,应说明引进理由以及拟引进设备的国外厂商的概况。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对...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相关系数:工程类别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重要性为重要建设项目,评估级别为一级,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单,工程类别调整系数K1值为1.0,工程规模调整系数K2值为1,地区调整系数为1.0。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 工程规模调整系数K2=1(当工程规模调整参数小于1以内,默认值为1) 基本收费=7(基本费用)×10000=70000元 基准价=70000(基本收费)×1.0(工程类别调整系数K1)×1(工程规模调整系数K2)×1.0(地区调整系数)=70000元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70000(基准价)×80%(下浮20%)=56000元 根...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属于工业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工程规模和资金不同,所需资质也不同。 一级资质 可承担单项合同额 3000 万元以上的下列建筑工程的施工: (1)高度 200 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2)高度 240 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二级资质 可承担下列建筑工程的施工: (1)高度 100 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2)高度 120 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3)建筑面积 4 万平方米以下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4)单跨跨度 39 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三级资质 可承担下列建筑工程的施工: ...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性方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勘察,地质灾害评估) 依据量化分析的水准,一般将风险评估的方式分为定性研究和定性分析二种。对于不一样的状况选用不一样的风险评估方式。 定性研究方式 定性研究的优势取决于能够运用比较有限的数据信息较精确和合理地表述风险性,尤其合适于调研和科学研究水平不太高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评估科学研究。关键包含地质灾害的危险因素和产生灾难后的不良影响两层面,依据判定的水准能够将危险因素和不良影响区划不一样的级别,从而产生不一样的风险矩阵开展风险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确定发生概率和发生率的方法,灾害范围和...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对风险区发生不同强度地质灾害活动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的定量化分析与评估。主要包括危险性、易损性及期望损失分析3方面的研究。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经验模型法、数理统计模型法、神经网络法、信息模型法、模糊评判模型法、灰色模型法、模式识别模型法和非线性模型法等。此外, 还派生出了多种方法结合的评价方法, 如模糊聚类综合评价、灰色聚类综合评价、物元模型综合评价等方法。整个系统分析一般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期望损失分析,可以为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站的选点提供依据。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关于产品方案、拟建项目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1...
趋势分析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勘察,地质灾害评估) 趋势分析法也是地貌学常见的研究思路。关键指地区上地质灾害产生、发展趋势演变发展趋势科学研究剖析,既包括時间演变发展趋势,也包括室内空间演变发展趋势科学研究剖析。关键是变化规律要素和引起要素的趋势分析剖析,为地质灾害预测点评出示根据。发展趋势科学研究剖析与极端化恶性事件剖析紧密结合,能够为定量化主要参数挑选出示根据。 统计分析法 运用数学统计的技术性方式,数据分析地区上地质灾害遍布特点、规律性以及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统计分析预测科学研究的基本。数据分析预测方式日益突出,伴随着当代信息科技的髙速发展趋势,根据GI...
影响或控制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总体条件。它与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既存在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指的是造成地质灾害的直接因素;地质灾害背景指的是控制和影响地质灾害的更高层次的基础条件。地质灾害背景由两个系列组成: ①以地球动力活动为重点的自然背景; ②以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重点的社会经济背景。地质灾害背景虽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具体灾害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但从宏观上控制了一个地区一种或多种地质灾害的成灾程度和变化的总体趋势。因此研究地质灾害背景条件是进行地质灾害宏观评价的重要内容。 地质灾害背景指的是控制和影响地质灾害的更高层次的基础条件。迪庆地质灾害治...
关于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风险可定义为:地质灾害发生并导致一定损失水平的可能性。 1999年, 我国开始国土资源专项大调查, 将地质灾害调查列于重要地位, 全国确定了1530余个县(市) 作为重点调查对象, 蕞终建立县(市)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为相关部门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依据。在现有执行的国家地质灾害 近年来, 地质灾害风险研究在我国得到了普遍关注, 众多学者主要集中从地质灾害属性特征、风险构成、易损性及其在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地位方面及评估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 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科学体系。综合国内外有关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成果, 基本达成的共识就是风险评估依据...
地质灾害勘查不同于一般建筑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其特点至少包括如下几方面。 目前尚未研究出具有昔适性的稳定性计算方法(也许并不存在),现有的方法都有较多的假定条件。 勘查阶段结束不等于勘查工作结束,后续的工作如监测或施工开挖常常能补充、修改勘查阶段的认识,甚至完全改变以前的结论。因此,地质灾害的勘查有者延续性特点,即使是非常认真详细的工作,也不能过于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选择是强谰应用经验与技巧,寻求以蕞少的工作量和比较低的投资,获得比较好的勘查效果;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选择是强调应用经验与技巧,寻求以少的工作量和较低的投资,获得较好的勘查效果;文山工程地质灾...
关于产品方案、拟建项目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1)产品的市场预测,包括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生产能力、销售情况分析和预测、产品销售方向和销售价格的初步分析等。 2)说明(初步确定)产品的年产值,一次建成规模和分期建设的设想(改扩建项目还需说明原有生产情况机条件),以及对拟建项目规模经济合理性的评价; 3)产品方案设想,包括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规模、质量标准等。 4)建设地点论证,分析项目拟建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论证建设地点是否符合地区布局的要求;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资产评估机构云南迈凯地质勘查咨询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相关系数。昭通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对风险区发生不同强度地质灾害活动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的定量化分析与评估。主要包括危险性、易损性及期望损失分析3方面的研究。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经验模型法、数理统计模型法、神经网络法、信息模型法、模糊评判模型法、灰色模型法、模式识别模型法和非线性模型法等。此外, 还派生出了多种方法结合的评价方法, 如模糊聚类综合评价、灰色聚类综合评价、物元模型综合评价等方法。整个系统分析一般采用层次分析法。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选择是强调应用经验与技巧,寻求以少的工作量和较低的投资,获得较好的勘查效果;普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根据地质灾害的历史,形成条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风险评估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和防治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破坏性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调查,监测,分析和评估地质灾害活动程度的工作,主要是评估地质灾害的破坏能力。地质灾害的风险体现为各种危险因素,分为历史灾害风险和潜在灾害风险。 历史灾害风险是指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要素包括:灾害活动强度或规模,灾害活动频率,灾害分布密度和灾害破坏强度。灾害强度是指灾害活动的破坏力。它是灾害活动的集中反映,是一个综合的特征指标。它只能按灾难级别衡量。 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期望损失分析,可以为建...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就其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和规划实施中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预防治理措施等活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是指有资质的评估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接受委托,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和规范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和技术分析,以及编制评估报告和组织报告评审等收取的费用。 主要计算依据:发改办价格(2006)745号、财建[2007]52号、令第394号、国土资发〔2004〕69号 ...
地质灾害的种类 污染水外溢 在进行矿山的开采时,不可避免的影响开采区的地质环境,而且其开采的过程需要用到现场的水资源使其水位下降,而当矿山被废弃后,地下水资源重新汇集,水位逐渐的升高,当水体接触到废弃矿山的污染废弃物时,就会被污染,随着水位的继续升高,就会外溢淹没地面设施。这在我国有不少的先例,如20世纪末的陕西煤窑污染水淹没农田的灾害,就是因为几十个废弃的煤窑废弃后出现了坍塌灾害,随着水位的回升,水资源被污染,进而污染水汇入到河流,导致河流水位暴涨,淹没了大量的农田,并在当地形成了沼泽,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勘察,地质灾害评估。大理道路工程地质...
深灰色模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勘察,地质灾害评估) 从预测点评基本原理和內容上剖析,深灰色模型是接近所述两大类(即黑、白)中间的一种预测评价方法。从本质上剖析,这类模型的点评基本原理不仅有可预测性成分,也带有随机因素;其预测点评方程组多见可预测性的(或趋于可预测性的),而其预测主要参数和因素则能用概率统计分析方法来明确,而不彻底是用可预测性的检测或测算求取。它与统计分析模型不同之处是:不因统计分析样版的持续提升或数据信息转变而改动预测模型自身,统计分析要素或样版并不是愈多愈好,只是能够根据主观意识挑选相对性关键的多个要素做为预测因素,即具备一定的主观。 深灰色模型也...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主要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要求,相关技术要求依据《通知》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通知》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进行;对承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报告应经具有资格的资质灾害防治**进行审查;对评估成果实行备案制度。 评估成果根据评估级别的不同分别由县级、市级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并按要求抄报部、省、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下列内容: (1)阐明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破坏强度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未来将发生何种类型的地质灾害,灾害活动的强度和规模,破坏的范围和强度的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受各种条件控制,并且不确定。地质灾害活动条件的充分性是控制点,是地质灾害潜在危害的蕞重要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植被条件和人类活动。历史地质灾害活动对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产生双向影响。发生地质灾害后,有可能释放出能量,从而减轻或基本消除了灾害的潜在危害。它也可能具有定期活动的特征。灾难发生后,他们的活动并未完全消除不平衡。新的灾难正在酝酿之中,在某些情况下还会继续发生。 地...
关于产品方案、拟建项目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1)产品的市场预测,包括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生产能力、销售情况分析和预测、产品销售方向和销售价格的初步分析等。 2)说明(初步确定)产品的年产值,一次建成规模和分期建设的设想(改扩建项目还需说明原有生产情况机条件),以及对拟建项目规模经济合理性的评价; 3)产品方案设想,包括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规模、质量标准等。 4)建设地点论证,分析项目拟建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论证建设地点是否符合地区布局的要求;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资产评估机构云南迈凯地质勘查咨询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活动条件的充分性是控制点,是地质灾害潜在危害的...
地质灾害勘查不同于一般建筑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其特点至少包括如下几方面。 勘查工作量确定的蕞基本原则是能够查明地质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变形破坏的作用因襄t满足稳定性评价对有关参数的需求,而不拘于一般的勘察规程。 在此前提下,勘查工作量越少越好,使用的勘查方法越少越好,勘查设备越简单越好,勘查周期越短越好。一般而言,勘查工作量依据地质灾害体的规模、复杂程度和勘查技术方法的效果综合确定。 勘查队伍是实现勘查目标、选择合理勘查方法和优化勘查工作量的关键。从事地质灾害勘查的工作实体应在地质技术^才,勘查设备和室内分析试验等方面具备条件,井拥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主要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要求,相关技术要求依据《通知》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通知》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进行;对承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报告应经具有资格的资质灾害防治**进行审查;对评估成果实行备案制度。 评估成果根据评估级别的不同分别由县级、市级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并按要求抄报部、省、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下列内容: (1)阐明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是指有资质的评估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接受委托,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和规范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和技术分析,以及编制评估报告和组织报告评审等收取的费用。 主要计算依据:发改办价格(2006)745号、财建[2007]52号、国家令第394号、国土资发〔2004〕69号 计算公式: (1)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1士20%); (2)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地质灾害评估基本收费×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地区调整系数; (3)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按照本办法附件确定;地区调整...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是指有资质的评估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接受委托,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和规范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和技术分析,以及编制评估报告和组织报告评审等收取的费用。 主要计算依据:发改办价格(2006)745号、财建[2007]52号、国家令第394号、国土资发〔2004〕69号 计算公式: (1)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1士20%); (2)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地质灾害评估基本收费×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地区调整系数; (3)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按照本办法附件确定;地区调整...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对风险区发生不同强度地质灾害活动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的定量化分析与评估。主要包括危险性、易损性及期望损失分析3方面的研究。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经验模型法、数理统计模型法、神经网络法、信息模型法、模糊评判模型法、灰色模型法、模式识别模型法和非线性模型法等。此外, 还派生出了多种方法结合的评价方法, 如模糊聚类综合评价、灰色聚类综合评价、物元模型综合评价等方法。整个系统分析一般采用层次分析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普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整个风险评价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地质灾害因子分析及在此基础上进行...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性方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勘察,地质灾害评估) 依据量化分析的水准,一般将风险评估的方式分为定性研究和定性分析二种。对于不一样的状况选用不一样的风险评估方式。 定性研究方式 定性研究的优势取决于能够运用比较有限的数据信息较精确和合理地表述风险性,尤其合适于调研和科学研究水平不太高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评估科学研究。关键包含地质灾害的危险因素和产生灾难后的不良影响两层面,依据判定的水准能够将危险因素和不良影响区划不一样的级别,从而产生不一样的风险矩阵开展风险评估。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评价指标体系简表。临沧水电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什...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相关系数:工程类别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重要性为重要建设项目,评估级别为一级,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单,工程类别调整系数K1值为1.0,工程规模调整系数K2值为1,地区调整系数为1.0。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 工程规模调整系数K2=1(当工程规模调整参数小于1以内,默认值为1) 基本收费=7(基本费用)×10000=70000元 基准价=70000(基本收费)×1.0(工程类别调整系数K1)×1(工程规模调整系数K2)×1.0(地区调整系数)=70000元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70000(基准价)×80%(下浮20%)=56000元 根...
影响或控制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总体条件。它与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既存在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指的是造成地质灾害的直接因素;地质灾害背景指的是控制和影响地质灾害的更高层次的基础条件。地质灾害背景由两个系列组成: ①以地球动力活动为重点的自然背景; ②以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重点的社会经济背景。地质灾害背景虽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具体灾害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但从宏观上控制了一个地区一种或多种地质灾害的成灾程度和变化的总体趋势。因此研究地质灾害背景条件是进行地质灾害宏观评价的重要内容。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云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评估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