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作业人员、金属焊接切割作业人员、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场(厂)内专门用的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登高架设作业人员、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人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制冷作业人员、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起重信号工等,以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重要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并经前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是指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门针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也就是特种作业人员在独自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作业。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宜阳高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种类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也叫上岗证;特种作业操作证主要包含以下作业:电工作业:高压电工作业、低压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登高架设作业、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老版证书每二年复审,新版证书每3年复审一次,过期作废。义马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办理维修电工证和电工证有区别的,电工证全称为特种行业操作上岗证, 是有安监局发的上岗操作的证件。
特种作业人员具备的条件(1)年龄满18岁;(2)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程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内容(1)安全技术理论;(2)实际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1)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签发;(2)特种作业操作证,每三年复审一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复审时间可延长至每六年一次;(3)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对特种作业人员还必须进行经常性教育。安全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经过以前安全培训教育已经掌握了的安全技术与知识,如果不经常运用,可能会逐渐淡忘。这与人的记忆特性有关,例如:塔吊工对“十不吊”原则未必一直能记忆犹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已经违反了“十不吊”原则还未能意识到,出现所谓的“遗忘性”违章。因此,为了巩固已经学过的东西,把淡忘的知识“捡回来”,就必须不断地复习,坚持经常性教育。另外,作业现场生产情况及安全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使从业人员适应这些变化,也必须不断结合新情况,开展经常性教育。特种作业操作证,由**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式样、标准及编号(但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格式与此不同)。
特种作业操作证办理所需材料:1、个人身份证和复印件一份,免冠一寸照片2张;2、学历证明;3、身体体检证明;4、培训考核合格证明。5、培训费缴费发票。特种作业操作证办理人员条件:1、年满十八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2、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危化品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身体健康,心脏病、癫痫病、眩晕症等妨碍本作业的其他疾病及生理缺陷;4、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5、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殊种类作业的从业人员。伊川焊工特种作业操作证种类
考试合格才能拿到电工操作证。如果网上能办理电工操作证,那么只有安监局官方指定的培训机构是真实可信的。宜阳高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种类
特种作业作业种类及准操项目:一、电工作业指对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等作业(不含电力系统进网作业)。1、高压电工作业:指对1千伏(kV)及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试验及绝缘工、器具进行试验的作业。2、低压电工作业:指对1千伏(kV)以下的低压电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改造施工和试验的作业。二、焊接与热切割作业指运用焊接或者热切割方法对材料进行加工的作业(不含《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有关作业)。1、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2、压力焊作业三、高处作业指专门或经常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1、登高架设作业:指在高处从事脚手架、跨越架架设或拆除的作业。2、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指在高处从事安装、维护、拆除的作业。宜阳高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种类
洛阳市新技术培训学校是以提供电工培训,特种作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成人学历教育为主的其他,公司位于王城路14号院8幢,成立于2012-11-06,迄今已经成长为教育培训行业内同类型企业的佼佼者。洛阳市新技术学校致力于构建教育培训自主创新的竞争力,多年来,已经为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生产、经济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