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肉汤培养基是一种专门用于支原体的分离和培养的培养基,具有以下特点:1.**成分组成**:-支原体肉汤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猪胃消化粉、牛肉浸粉、酵母浸粉、氯化钠、葡萄糖和酚红。具体配方为每升含有猪胃消化粉10.0g,牛肉浸粉5.0g,酵母浸粉5.0g,氯化钠2.5g,葡萄糖5.0g,酚红0.02g,pH值调至7.6±0.2(25℃)。2.**用途**:-主要用于支原体的分离培养,特别是肺炎支原体。支原体检查法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体现,要求使用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培养监测肺炎支原体。3.**培养条件**:-支原体肉汤培养基需要在36℃培养7-14天,观察培养基变色结果。肺炎支原体可以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使培养基的pH值降低,遇指示剂酚红使培养基变黄。4.**添加剂**:-每瓶支原体肉汤培养基需配套青霉素溶液(80万IU),每1000ml支原体肉汤培养基溶液中添加1支青霉素溶液(80万IU),以抑制细菌的生长。5.**培养基灵敏度**:-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和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的灵敏度均达到10^9CCU·mL^-1。支原体肉汤基础和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基础存放于2~8℃有效期为90天。MEE肉汤(MEE Broth)是一种用于肠道菌选择性增菌培养的培养基。如大肠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的检测和分离。氨苄青霉素麦康凯琼脂基础
在配制改良高氏二号培养基时,如果遇到成分沉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充分溶解**:确保所有成分在加入之前已经充分溶解。对于不易溶解的成分,如琼脂,需要在加热条件下不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2.**调整溶解顺序**:根据各成分的溶解特性,调整添加顺序。通常先溶解无机盐和维生素,再加入有机物质。3.**使用辅助溶剂**:对于某些难溶成分,可以考虑使用适当的溶剂或助溶剂来帮助溶解。4.**避免混合沉淀**:在混合不同成分时,要注意避免因成分相互作用而产生沉淀。例如,避免将钙盐和磷酸盐直接混合。5.**控制pH值**:pH值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某些成分的溶解度,因此在调节pH值时要小心,确保在成分完全溶解后再进行。6.**分步灭菌**:如果培养基中某些成分不耐热,可以考虑分步灭菌。即先灭菌大部分成分,冷却后再添加不耐热的成分。7.**过滤**:如果沉淀物已经形成,可以通过过滤来去除。使用适当孔径的滤纸或滤网过滤培养基。8.**搅拌**:在溶解和加热过程中,持续搅拌可以减少沉淀的形成。9.**使用螯合剂**:对于易氧化的成分,如硫酸亚铁,可以使用螯合剂(如EDTA)来防止沉淀和氧化。豆芽汁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在BCPA培养基上,发酵乳糖的细菌菌落通常呈黄色,而非发酵菌落则保持紫色 。
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常见于人类口腔,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它在特定的培养基中生长,形成独特的菌落特征。以下是变异链球菌培养基的一些特点:1.**培养条件**:变异链球菌在含有5%CO2的环境下生长良好,通常在血平板上进行培养。2.**菌落特征**: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后,变异链球菌形成较小(直径约1mm)、灰白色、凸起、边缘不齐、干燥的菌落,伴有α溶血环。3.**生化反应**:变异链球菌的触酶试验阴性,七叶苷试验阳性,这些生化特性有助于与其他链球菌属细菌区分。4.**药敏试验**:变异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敏感,而对夫西地酸、氨基糖苷类等天然耐药。5.**培养基选择**:TSA+5%脱纤维蛋白羊血(血琼脂平板)是常用的培养基,有助于观察菌落特征和进行菌株鉴定。6.**保存条件**:斜面菌种和安瓿瓶冻干菌种应在2-8°C保存,西林瓶菌种请置于-20°C保存,甘油请置于-80°C。7.**应用范围**:变异链球菌的培养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工业应用以及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这些特点使得变异链球菌培养基成为研究和诊断口腔健康问题的重要工具。
连四硫酸盐肉汤培养基(TetrathionateBroth,简称TTB)是一种选择性富集培养基,主要用于分离和富集沙门氏菌。以下是其主要特点:1.**成分组成**:-连四硫酸盐肉汤培养基的基础成分包括胰酪蛋白胨、动物组织消化物、胆盐、碳酸钙和硫代硫酸钠等。每升培养基中通常包含胰酪蛋白胨2.5g、动物组织消化物2.5g、胆盐1.0g、碳酸钙10.0g和硫代硫酸钠30.0g。2.**选择性**:-该培养基通过添加去氧胆盐和亮绿染料等抑制剂,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从而提高对沙门氏菌的选择性。碘-碘酸钾与硫代硫酸钠反应生成四硫磺酸盐,阻遏常规肠道细菌生长。3.**鉴别功能**:-葡萄糖和甘露醇是可发酵的糖类物质,辅助肠道致病菌尤其是沙门氏菌的鉴别。连四硫酸盐肉汤培养基含有碘液和煌绿水溶液,这些添加剂有助于抑制共生生物,从而改善沙门氏菌的分离。4.**应用广**:-主要用于伤寒沙门氏菌和其他沙门氏菌的分离、增菌和鉴定。常用于从粪便、污水等样品中分离沙门氏菌。5.**配制方法**:-一般将培养基粉末溶解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加热煮沸,分装后进行高压灭菌。使用时需现配现用,以保证培养基的稳定性和选择性。SIM培养基(也称为硫化氢吲哚动力培养基)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菌硫化氢产生、动力以及吲哚反应的生化培养基。
亚硫酸铋琼脂平板培养皿(BismuthSulfiteAgar,简称BSA)是一种用于选择性分离培养沙门氏菌的培养基,具有以下特点:1.**试验原理**:-亚硫酸铋琼脂培养基通过其成分抑制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但对沙门氏菌的生长没有影响。沙门氏菌能利用葡萄糖,将亚硫酸盐还原成硫化物并与硫酸亚铁反应,使得菌落呈黑色,此外还可以将铋离子还原成金属铋,使菌落呈现金属光泽,从而使沙门氏菌得到分离。2.**培养基配方**:-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胨、牛肉粉、葡萄糖、硫酸亚铁、亚硫酸铋、磷酸氢二钠、亮绿和琼脂。具体配方为每升含有蛋白胨10.0g、牛肉浸粉5.0g、葡萄糖5.0g、硫酸亚铁0.3g、磷酸氢二钠4.0g、琼脂15.0g、亚硫酸钠6.0g、柠檬酸铋铵2.0g、煌绿0.025g、纯化水1000mL,pH值为7.5±0.2。3.**使用方法**:-亚硫酸铋琼脂平板培养皿为即用型成品平板,拆包即可使用,注意无菌操作。培养基中的柠檬酸铋铵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不溶物,培养基呈浑浊状,有黑色沉淀,摇匀后倒平板使用即可。4.**储存条件与保质期**:-亚硫酸铋琼脂平板培养皿应储存在2~8℃,避光保存,有效期见包装。TSI培养基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实验室,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类。可以对细菌进行初步的生化鉴定 。轻唾杆菌肽琼脂(MSBA)基础
在DC培养基上,典型的大肠菌群菌落为粉红色、紫红色或红色,菌落周围可能有胆盐沉淀环。氨苄青霉素麦康凯琼脂基础
除了Pachlewski固体培养基,适合用于厌氧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还包括以下几种:1.**疱肉培养基**:这种培养基本身就是一个不需特殊设备的厌氧培养法,适合梭状芽孢杆菌等厌氧菌的培养。2.**硫基乙酸钠培养基**:通常用于培养厌氧菌,通过加入还原剂来创造无氧环境。3.**牛心脑浸液培养基**:这是一种常用的培养基,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从而适合厌氧菌的培养。4.**Hungate厌氧管**:这是一种特殊的厌氧培养技术,使用Hungate厌氧管可以为厌氧微生物提供一个无氧的生长环境。培养基的制备需要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并且要使用厌氧培养箱和厌氧技术进行接种和培养。5.**厌氧袋(Bio-bag)**:这是一种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的方法。塑料袋内装有气体发生管、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和干燥剂,通过一系列操作在袋内形成无氧环境,然后进行培养。6.**厌氧手套箱(Anaerobicglovebox)**:这是一种大型的密闭金属箱,箱内通过控制气体成分(H2,CO2,N2)达到厌氧状态,适合进行厌氧菌的大量培养和研究。氨苄青霉素麦康凯琼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