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遗嘱库与由自然资源部主管的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签署合作协议。2021年起,中华遗嘱库成为《中国不动产》在遗嘱继承领域***合作单位。双方合作围绕不动产继承登记等相关问题开展,旨在推动不动产继承过户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探讨老百姓所关心的不动产继承过户的焦点问题,共同推动不动产继承过户登记的便民化、规范化。01房子继承过户成了老百姓的头号难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中国人家庭资产的主要形式为不动产,占比超过七成。同样,根据中华遗嘱库数据显示,立遗嘱人的财产处置中涉房产的占比超九成。然而,在市民继承房产的过程中,遭遇了非常多的“过户”难题:比如要出具“证明我爸是我爸”、“证明我是独生子女”、“证明母亲没有再婚”等无法开出的各类荒唐证明,一度让市民跑断腿,可谓“望房兴叹”!甚至还闹出“独生子女状告自己妻子”(因为没有其他继承人),请求法院判决自己继承房产的新闻。在收到大量民间反馈的“继承难”心声后,2016年7月5日,司法部、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废止<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通知》,自此,实行了25年的“强制公证”规定作废。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没有遗嘱能力,时间以设立遗嘱时为准。遗嘱咨询服务
登记到死者名下不违反依申请登记原则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依申请登记原则**主要是根据登记义务人对登记申请所表示的同意,死者没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无法提出申请或表示同意。但撤销继承转移登记后回复登记到死者名下,这并不违背依申请原则。目前不动产登记相关法律没有撤销登记的规定,笔者多次强调,登记机构的登记行为是基于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但对物权变动的内容并没有决定权。不动产登记机构作出不动产登记的行政行为后,即具有确定力及执行力,并发生权利推定效力,原登记机构也应受其约束,不得未经必要的程序就撤销登记。只有登记原因行为无效、意思表示不存在或无效的情形才能导致登记无效,法院及行政机关方可撤销登记。所谓登记原因行为即买卖赠与合同、用地批文等物权变动的基础法律行为。在撤销登记前需要履行告知听证等程序以保障登记名义权利人的知情权,也满足司法机关对撤销登记的程序性要求。但登记名义权利人拒绝或放弃听证权利,不影响撤销登记行为的作出和有效性。本案是继承转移登记,非因法律行为而发生物权变动。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即享有不动产权利,未经登记不得处分,因其无从公示可能会有害交易安全。江苏预约遗嘱咨询哪些比较好的地方音遗嘱,是指由遗嘱人口述,以录音、录像为载体形成的遗嘱。
地方案例被继承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伪造独子证明申请办理了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将被继承人名下所有不动产转移到自己名下。大儿子知道后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确认被继承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持法院判决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要求撤销登记。登记人员认为撤销登记后不动产要登记给已经死亡的被继承人,与理不合。笔者在工作交流中也多次听到这样的观点,认为***不可发“死人证”。本文试从不动产登记基本原理探讨发“死人证”涉及的法律问题。登记同意是不动产登记的申请要件通常认为,我国采取债权**的物权变动模式,将物权变动模式分为依法律行为进行和非依法律行为发生两种。依法律行为进行的物权变动发生效力需要具备“合意+公示(在不动产为登记,动产为交付)”两个条件。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更接近德国等国的权利登记制,法律行为和登记的双重法律事实决定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效力。因此不动产登记以依申请为原则,登记程序的启动应当依据当事人的申请。除另有规定的依职权登记和嘱托登记外,当事人不申请,登记机构不得主动登记。这与分散登记时期要求强制登记否则视为“非法”或者“违法”的规定不同。《物权法》淡化了登记的行政管理色彩和功能。
很多人认为:我的事很简单,自己写一份遗嘱也是有效的,或者找人给我见证一下也有法律效力,为什么还要咨询律师或者做公证呢?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公民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处分个人财产。很多老年人往往因自身文化程度有限、对法律不够了解或疾病等,选择他人代书遗嘱的方式订立遗嘱。而法律对代书遗嘱的内容、形式等均作出比较严格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涉及代书遗嘱的继承纠纷案件中,大量代书遗嘱因不符合法律规定而被法院认定无效。根据婚姻法规定,房屋中一半份额是夫妻配偶的,老白有什么资格处理她的部分?
2019年人民报、中国妇女报、北京电视台等12家媒体对此活动进行了报道9月6日——中华遗嘱库受邀参加北京慈善周“为慈善行走”活动并获得“首都慈善伙伴”奖项9月21日——中华遗嘱库江苏分库成立两周年9月27日——“遗嘱司法证据备案查询系统”正式上线,这是我国***通过区块链技术为遗嘱进行司法存证服务。日后法官可以当庭在遗嘱司法证据备案查询系统下载遗嘱展示10月——南京、上海、重庆、天津四地登记中心本月举办了市民体验日活动,四地市民反响热烈!《紫金山新闻》、《劳动报》、《津云》等四地共计21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10月18-19日——日本NHK电视台采访中华遗嘱库10月10-19日——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对中华遗嘱库遗嘱订立中“精神评估”环节进行重点报道。10月20日——中华遗嘱库苏州吴中公益预约服务中心,当地多家媒体进行***报道10月26日——中华遗嘱库厦门乐善居公益预约服务中心成立,当地多家媒体进行***报道10月30日——《北京日报》在人物专刊整版报道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中华遗嘱库广东分库5年服务4万余人。杭州能给我介绍遗嘱咨询哪些比较好的地方
多份遗嘱,以哪一份为准?会产生什么问题?遗嘱咨询服务
中华遗嘱库一同观看爱国教育电影《八佰》,共同致敬先烈9月17日——北京市民政局委托专业评估机构**组到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对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进行社会组织等级评估9月23日——《民法典》专题,人民广播电台采访中华遗嘱库管委会陈凯主任9月25日——中华遗嘱库管委会陈凯主任受全国老龄办邀请担任项目评审**,发表**意见10月23日——中华遗嘱库吉祥物问世,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名称10月29日——聚集财富传承,中华遗嘱库遗嘱服务中心落户东莞11月18日——中华遗嘱库传承服务中心落户汉中11月26日——中华遗嘱库参展2020年首届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第三届会员**大会12月10日——全国法院机关报《人民法院报》2020年12月10日第三版《案例精选》刊出文章:《如何认定接受遗赠的时间与方式》,该文指出:遗嘱保存在中华遗嘱库,可以有效保护受遗赠人不超过两个月有效期内及时作出合法的接受继承的意思表示。遗嘱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