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工厂亟需提升设备管理能力。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大部分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5大误区,并给出对策建议,希望可以帮助企业少走一些弯路,提升设备运营绩效。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下,我国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制造业也正在积极转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很大提高,各行业企业越来越重视生产设备的数据采集和车间联网,设备数据可视化程度显着提高。但是,多数制造企业虽然花费巨资上马了非常先进的设备,但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知识结构仍停留在较低水平:数采基本靠笔,处理基本靠人,分析基本靠猜(经验)。可以说是买来了工业4.0的设备,却延续着工业2.0的管理。二维码在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精益设备管理软件方案
对干流程型的制浆造纸企业来说,设备综合管理是对主流程线上的或者是对产品有直接影响的所有设备 进行系统的技术和经济管理,要确保生产线设备整体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设备管理以产品 品牌建设为关注点,将一条流水线上的所有可能影响产品的设备(也称产品作业线)视作为一个整体,作为 一台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管理。那么每一台单体设备就是这台复杂“设备”的一个构件,对每一个“构件”的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追求设备综合效能和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建立全部信息系统与反 馈机制,组织企业全员参加设备管理,应用现代化方法与手段,经济合理地组织维护与维修。在维修策略方 面,则致力干建立以状态维修为主导的维修管理体制,同时辅之以改进设计为目标的改进性维修,以及传统 的定期维修和事后维修精益设备管理软件方案如何做到设备巡检数据的有效利用。
从设备资产效益产出角度看,我国制造业的设备综合效率的提升空间巨大。据统计,我国大部分离散制造业的OEE在40%左右,距离发达国家至少还有30%-40%的提升空间。同时,很多企业对设备维护和保养的精细化管理不够重视,造成异常停机和备件浪费等隐性损失。在当前全球化局势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的形势下,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可以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升竞争力带来宝贵的机会。如何构建面向新型设备的管理能力,是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和挑战。为此,我们总结了制造业企业存在的5大误区,并给出了对应的策略建议,希望可以帮助企业少走一些弯路。
互联网是一种技术,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包融了开放创新、透明分享、跨 界融合、协作共赢的理念。互联网模式下,地域垄断和专业鸿沟被打被,企业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与人、 财、物资源配置信息及各项专业技术,都透明流畅,形成了有机的连接和集成,经过系统的汇总和加工,使 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充分整合利用,消除了“信息孤岛”。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人机交互”向“人人交互”的转变,实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这一转变将深刻地改变现代企业的经营思路和管理模式。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
以TP管理理念为导向,强化班组设备管理,有针对性的对全公司的生产班组进行系统的TPI管理轮 训,认识上要改变“设备维护和保养是设备组或机修部门的事”的旧观念,按照TPM精神,设备是谁使用谁保养,维保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生产班组是TPM活动的主要执行者,TPM的开展及效果如何,也是考核班组在设 备这块绩效的硬指标。做到正确(规范)使用,精心维护,适时修理,使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以保证设备 长期、可靠地运行和安全生产,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制定出操作规程,并下发到每位操作者手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范)进行设备操作。设备运维过程需要做到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精益设备管理软件方案
非煤矿山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落实需要信息化的手段。精益设备管理软件方案
在大部分工厂,特别是离散制造业,都是生产是老大,设备只是保障部门,只要设备还能运转,就不会停产,这导致设备维护改善的时间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设备部也陷入四处救火、穷于应付的被动恶性循环。究其塬因,是因为企业没有从工厂端到端视角看设备停机的损失。在设备故障出现初期征兆的时候进行维护,远比造成停机后再维修造成的损失和投入成本要小得多。如下图所示,某机床通过振动分析,可以看到10月18日振动加速度峰值触发早期预警阈值,但是由于生产计划问题,没有停机维护;10月22日机床主控系统触发故障,不得不停机过10个小时维修和更换轴承,维修后,振动恢复正常水平,但较大损失已经造成。精益设备管理软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