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每个挖掘机上必不可少的液压元件,结构和工作原理也非常类似,有些行业外的小白有时还会把这两样东西搞混。有人说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像一对情人,一个攻一个受;有些人说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像发电机和电动机,一个身份两种岗位。这种描述对不对?它们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相似点:(1)从原理上讲,液压马达和液压泵是可逆的,如果用电机带动时,输出的是液压能(压力和流量),这就是液压泵;若输入压力油,输出的是机械能(转矩和转速),则变成了液压马达。液压泵(2)从结构上看,二者是相似的。快速螺帽调节工作距离,省时省力。整体式液压拉马
液压拉马需要每半年检查维护一次:1.检查所有减速器的齿轮啮合和磨损情况,齿面点蚀损坏不应超过啮合面的30%,且深度不超过原齿厚度的10%(固定弦齿厚);齿轮的齿厚磨损量与原齿厚的百分比不得超过15%~25%;检查轴承的状态;更换润滑油。2.检查大、小车轮状况,对车轮轴承进行润滑,消除啃轨现象。3.检查主梁、端梁各主要焊缝是否有开焊、锈蚀现象,锈蚀不应超过原板厚的10%,各主要受力部件是否有疲劳裂纹;各种护栏、支架是否完整无缺;检查主梁、端梁螺栓并紧固一遍。4.检查主梁的变形情况。检查小车轨道的情况。空载时主梁下扰不应超过其跨度的1/2000;主梁向内水平旁弯不得超过测量长度的1/1500;小车的轨道不应产生卡轨现象,轨道顶面和侧面磨损(单面)量均不得超过3mm。5.检查卷筒情况,卷筒壁磨损不应超过原壁厚的20%,绳槽凸峰不应变尖。6.拧紧液压拉马上所有连接螺栓和紧固螺栓。整体式液压拉马中心顶杆快速回缩设计。
第三固定螺母261螺接于第二支柱23上,第四固定螺母262与第三支柱24螺接。旋转***固定螺母251改变***固定螺母251在***支柱22上的高度即可改变第四固定件25在***支柱22上的高度,旋转第三固定螺母261改变第三固定螺母261在第二支柱23上的高度即可改变第五固定件26在第二支柱23上的高度;当需要调节***支柱22和第二支柱23之间的相对距离时,可以先将***固定螺母251旋转至***支柱22上,将第三支柱24穿过第二固定螺母252,将第四固定螺母262拧于第三支柱24上并调节第四固定螺母262与第二固定螺母252之间的距离至合适位置后,再将第二支柱23穿过第三固定螺母261调整到合适位置即可。较优地,***支柱22的底部和第二支柱23的底部均焊接有支撑板27,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支撑件21的通孔的上段为螺纹孔,下段为光孔;顶升杆11的插入通孔的一段分为光杆段和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段,螺纹段位于顶升杆11的端部;光孔的高度不低于螺纹段的高度。此种设置,可以起到支撑顶升杆11的同时,也能使得顶升杆11在支撑件21上进行空转。当然,支撑件21的通孔也可以直接为光孔,只要能让顶升杆11实现空转并起到支撑顶升杆11的作用便可。
如图1所示,拆卸件31的端部呈一锐角形状,用于抵接被拆卸零件。通过将拆卸件31的端部设计成锐角形状,以使拆卸件31可以放进更小的空间拆除被拆卸零件。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拉马装置还包括下支架组件2,下支架组件2上设有用于支撑顶升杆11的支撑件21,顶升杆11可拆卸插入于支撑件21并可在支撑件21上空转。通过将上支架组件1和下支架组件2组装起来使用,由下支架组件2提供支撑点,使得拉马装置具有拆卸没有合适支撑点的被拆卸零件的功能。该拉马装置具有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其一、利用上支架组件和拆卸组件拆卸被拆卸零件;例如在拆卸轴承4这种具有支撑点的被拆卸零件时,将上支架组件1从下支架组件2上拆下,单独使用上支架组件1对轴承4进行拆卸,将顶升杆11抵触在与轴承4装配的转轴5上,以转轴5作为顶升杆11的支撑点,将拆卸件31调整到轴承4的一侧,旋转顶升杆11,使得顶升件13带动横支撑架12朝远离支撑点的方向移动,拆卸件31与横支撑架12同步运动,此时由于顶升杆11抵触在转轴5上,使得转轴5不会跟着轴承4一起运动,*是将轴承4顶离转轴5,从而将轴承4与转轴5分离。其二、利用上支架组件、下支架组件和拆卸组件拆卸被拆卸零件。活动式弹簧中心顶针可拆除。
所述拆卸件通过第二紧固螺母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上。可选地,所述支撑件的通孔的上段为螺纹孔,下段为光孔;所述顶升杆的插入所述通孔的一段分为光杆段和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位于所述顶升杆的端部;所述光孔的高度不低于所述螺纹段的高度。可选地,所述***支柱、所述第二支柱和所述第三支柱均为支撑螺杆,所述第四固定件包括相互固定为一体的***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和所述第二固定螺母的螺孔相互垂直,所述***固定螺母螺接于所述***支柱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螺接于所述第三支柱上;所述第五固定件包括相互固定为一体的第三固定螺母和第四固定螺母,所述第三固定螺母和所述第四固定螺母的螺孔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固定螺母螺接于所述第二支柱上,所述第四固定螺母螺接于所述第三支柱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马装置,在拆卸有合适支撑点的被拆卸零件时,只需将顶升杆抵接于被拆卸零件的支撑点上,将拆卸组件抵接在被拆卸零件的一侧,然后转动顶升杆,顶升件在横支撑架的作用下转动受限,从而沿顶升杆的轴向往远离支撑点的方向运动,带动横支撑架朝远离支撑点的方向运动,此时设于横支撑架上的拆卸组件一起运动拔轮器的伸距必须等于或大于被拔零部件相应部位尺寸。整体式液压拉马
伸距指的是拔轮器几部至钳爪平面间的距离。整体式液压拉马
为减少能量的损失,务必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减少或铲除液压拉马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采用静压技术和新款密封材料,减少摩擦损失;改善液压拉马功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机电一体化可落实液压车液压拉马柔性化、智能化,充分发挥液压传动出力大、惯性小、响应快等优点,其重要发展动向如下:液压拉马将有过去的电液开发系统和开环比例控制系统转向闭环比例伺服系统,一起对压力、流量、位置、温度、速度等传感器落实标准化;提高液压元件功能,在功能、可靠性、智能化等方面更适应机电一体化需求,发展与计算机直接接口的高频,低功耗的电磁电控元件。整体式液压拉马
在前拉爪底座上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有拉爪连杆,后拉爪底座上连接有拉爪,拉爪与拉爪连杆通过螺栓组件栓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后拉爪底座上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外套有底座环体,固定环与底座环体的接触面为5°倾斜面。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固定环的侧表面设置有助力手柄。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后拉爪底座的拉爪固定杆上有两组通孔,一组到螺杆的距离为5cm,一组为1cm,前拉爪底座上的通孔到螺杆的距离为3cm。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拉爪连杆为两片式安装在前拉爪底座的拉爪固定杆两侧,通过螺栓组件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后拉爪底座的拉爪固定杆为两片式结构,将拉爪包裹在中间,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