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拆卸组件将被拆卸零件顶离原始位置进行拆除,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并且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拉马装置的上支架组件和下支架组件组装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拉马装置的上支架组件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拉马装置的上支架组件单独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下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上支架组件;11、顶升杆;12、横支撑架;121、***通孔;13、顶升件;2、下支架组件;21、支撑件;22、***支柱;23、第二支柱;24、第三支柱;25、第四固定件;251、***固定螺母;252、第二固定螺母;26、第五固定件;261、第三固定螺母;262、第四固定螺母;27、支撑板;3、拆卸组件;31、拆卸件;311、第二通孔;32、***固定件;33、第二固定件;4、轴承;5、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马装置。防滑分体式液压拉马-OX系列。一体式液压拉马售后服务
使用方法1、如泵体的油量不足时,需先向泵中加入工作油(YB-N32液压油)才能工作。2、使用前应根据被拉物体的外径,拉距及负载力,选择相应吨位的液压拉马,切忌超载使用,避免损坏拉马。3、使用时先将手动泵的快速接头与液压拉马对接,然后选好位置,将油泵上的放油螺钉旋紧,把钩爪座调整到爪钩抓住所拉物体,活塞起动杆在手动泵油压作用下向前平稳前进,爪钩相应后退,把被拉物体拉出。4、将手动泵上放油螺钉旋松,活塞起动杆在弹簧作用下渐渐回缩。5、为防止超载引起机具损坏,液压装置内设有超载自动卸荷阀,当被拉物体超过额定负载时,超荷阀会自动卸荷,而改选用更大吨位的液压拉马。6、电动泵请参照电动泵使用说明书。推荐阅读:模具选材的须遵守的三个原则使用球阀要注意哪些问题?球阀使用注意事项紧固件的零件有哪些?紧固件零部件分类大全钢排钉的得以***使用的原因解析盘点五金冲压件开裂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维修人员如何掌握液压扳手修理工艺?责任编辑:周娇。德国整体式液压拉马图片车载式液压拉玛-LD系列。
开展液压拉马的故障揣测,落实主动维护技术。务必使液压拉马故障诊断现代化,加强**系统的开发研究,设立完整的、拥有学习功能的**知识库,并利用计算机和知识库中的知识,推算出引起故障的原因,提出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要进一步开发液压拉马故障诊断**系统通用工具,开发液压拉马自补偿系统,包括自调整、自校正,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补偿,这是液压行业努力的方向。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能量耗费。为减少能量的损失,务必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减少或铲除液压拉马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采用静压技术和新款密封材料,减少摩擦损失;改善液压拉马功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机电一体化可落实液压车液压拉马柔性化、智能化,充分发挥液压传动出力大、惯性小、响应快等优点,其重要发展动向如下:液压拉马将有过去的电液开发系统和开环比例控制系统转向闭环比例伺服系统,一起对压力、流量、位置、温度、速度等传感器落实标准化;提高液压元件功能,在功能、可靠性、智能化等方面更适应机电一体化需求,发展与计算机直接接口的高频,低功耗的电磁电控元件。
所述拆卸件通过第二紧固螺母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上。可选地,所述支撑件的通孔的上段为螺纹孔,下段为光孔;所述顶升杆的插入所述通孔的一段分为光杆段和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位于所述顶升杆的端部;所述光孔的高度不低于所述螺纹段的高度。可选地,所述***支柱、所述第二支柱和所述第三支柱均为支撑螺杆,所述第四固定件包括相互固定为一体的***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和所述第二固定螺母的螺孔相互垂直,所述***固定螺母螺接于所述***支柱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螺接于所述第三支柱上;所述第五固定件包括相互固定为一体的第三固定螺母和第四固定螺母,所述第三固定螺母和所述第四固定螺母的螺孔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固定螺母螺接于所述第二支柱上,所述第四固定螺母螺接于所述第三支柱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马装置,在拆卸有合适支撑点的被拆卸零件时,只需将顶升杆抵接于被拆卸零件的支撑点上,将拆卸组件抵接在被拆卸零件的一侧,然后转动顶升杆,顶升件在横支撑架的作用下转动受限,从而沿顶升杆的轴向往远离支撑点的方向运动,带动横支撑架朝远离支撑点的方向运动,此时设于横支撑架上的拆卸组件一起运动分体式液压自动对中拉马-HEP系列。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每个挖掘机上必不可少的液压元件,结构和工作原理也非常类似,有些行业外的小白有时还会把这两样东西搞混。有人说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像一对情人,一个攻一个受;有些人说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像发电机和电动机,一个身份两种岗位。这种描述对不对?它们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相似点:(1)从原理上讲,液压马达和液压泵是可逆的,如果用电机带动时,输出的是液压能(压力和流量),这就是液压泵;若输入压力油,输出的是机械能(转矩和转速),则变成了液压马达。液压泵(2)从结构上看,二者是相似的。液压马达(3)工作原理上看,二者均是利用密封工作容积的变化进行吸油和排油的。对于液压泵,工作容积增大时吸油,工作容积减小时排出高压油。对于液压马达,工作容积增大时进入高压油,工作容积减小时排出低压油。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不同点:(1)液压泵是能源装置,而液压马达是执行元件。液压泵是将电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转换装置,输出流量和压力,希望容积效率高;液压马达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为机械能的装置,输出转矩和转速,希望机械效率高。(2)液压马达输出轴的转向必须能正转和反转,因此其结构呈对称性;而有的液压泵。所有拔轮器标准套件包括钳爪式拔轮器、交叉定位拔轮器以及轴承拔轮器附件。一体式液压拉马售后服务
有2爪、3爪通用爪座。一体式液压拉马售后服务
横支撑架12上设有***通孔121,***固定件32穿过***通孔121并通过***紧固螺母固定于横支撑架12上。当要调节***固定件32的高度位置时,只需松开***紧固螺母即可对***固定件32进行调节,当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再拧紧***紧固螺母将***固定件32固定于横支撑架12上即可。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顶升件13为顶升螺母,顶升杆11为***螺杆。在使用时,顶升杆11抵接于支撑点上,横支撑架12压于顶升件13上并由顶升件13支撑,因为横支撑架12自身的重力,使得顶升件13与横支撑架12的接触面之间具有摩擦力,此时转动顶升杆11,由于摩擦力的存在,使得顶升件13不会转动,顶升杆11的转动能够转换为顶升件13沿顶升杆11的轴向运动,从而顶升件13带动横支撑架12朝靠近或者远离支撑点的方向运动。如图3和图4所示,在单独使用上支架组件1拆卸轴承4时,将顶升杆11抵触在与轴承4装配的转轴5上,以转轴5作为顶升杆11的支撑点,将拆卸件31调整到轴承4的一侧,旋转顶升杆11,使得顶升件13带动横支撑架12朝远离支撑点的方向移动,拆卸件31与横支撑架12同步运动,此时由于顶升杆11抵触在转轴5上,使得转轴5不会跟着轴承4一起运动,*是将轴承4顶离转轴5,从而将轴承4与转轴5分离。在一实施例中。一体式液压拉马售后服务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拉爪底座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拉爪底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拉爪底座结构示意图。图1-4中:1-液压缸,2-泄压阀,3-套筒连杆,4-手柄套筒,5-手柄,6-液压活塞,7-螺杆,8-后拉爪底座,801-固定环,802-底座环体,803-助力手柄,804-拉爪固定杆,805-螺栓组件,9-前拉爪底座,10-拉爪,11-拉爪连杆,12-油压起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