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片电池片一般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开发得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它的构造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用于空间和地面。这种太阳能电池以高纯的单晶硅棒为原料。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现在地面应用的太阳能电池等采用太阳能级的单晶硅棒,材料性能指标有所放宽。有的也可使用半导体器件加工的头尾料和废次单晶硅材料,经过复拉制成太阳能电池的单晶硅棒。将单晶硅棒切成片,一般片厚约。硅片经过抛磨、清洗等工序,制成待加工的原料硅片。加工太阳能电池片,首先要在硅片上掺杂和扩散,一般掺杂物为微量的硼、磷、锑等。扩散是在石英管制成的高温扩散炉中进行。这样就硅片上形成P>N结。然后采用丝网印刷法,精配好的银浆印在硅片上做成栅线,经过烧结,同时制成背电极,并在有栅线的面涂覆减反射源,以防大量的光子被光滑的硅片表面反射掉。因此,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单体片就制成了。单体片经过抽查检验,即可按所需要的规格组装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用串联和并联的方法构成一定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用框架和材料进行封装。用户根据系统设计,可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组成各种大小不同的太阳能电池方阵,亦称太阳能电池阵列。
目前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两种。宁夏电池片磨具
当前晶硅电池研发效率的比较高水平从HBC量产效率来看,根据普乐科技。HBC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25%~,2017年,Kaneka将HBC电池世界纪录刷新到,这也是迄今为止晶硅太阳能电池研发效率的比较高水平IBC与非晶硅钝化技术的结合是未来IBC电池效率提升的方向之一,极具性价比的IBC衍生工艺路线将TOPCon钝化接触技术与IBC相结合,即是TBC电池,又名POLO-IBC电池从TBC量产效率来看,根据普乐科技,TBC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Fraunhofer创下实验室比较高转换效率记录、降造成本,是实现IBC电池产业化的关键因素根据普乐科技测算,目前经典IBC的设备投资额约为3亿元/GW左右1.产线投资上由于IBC、TBC、HBC电池工艺路线分别兼容部分PERC、TOPCon、HJT的设备,通过开发配套工艺和设备升级改造,以小代价实现与目前规模化的生产线兼容的IBC工艺路线,能够带动XBC电池的工艺成熟,带动设备投资端的下降2.工艺设备上可采用半导体常用的精度更高、均匀性更好的离子注入设备代替光伏中均匀性较差的高温磷扩散设备制备前场区和背场区,叠加丝网印刷、PECVD沉积掩膜、激光开膜等产业化工艺取代复杂且昂贵的光刻掩膜、电镀等高成本技术,适用于量产化IBC电池3.材料选择上选用更低成本的TCO膜和靶材。 宁夏电池片磨具经破碎,用1:5的氢氟酸和硝酸混合液进行适当的腐蚀,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呈中性,并烘干。
单炉投料量达2800kg以上设备厂商连城数控收购美国Kayex公司晶盛机电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ZJS系列全自动单晶炉北方华创传承五十多年电子装备及元器件的生产制造经验其他厂商还有京运通、天通吉成等等,目前国内厂商的设备水平已走在全球前列,我国光伏单晶炉设备已经国产化切割技术伏硅片切割主要采用线锯切割方式,有游离磨料和固结磨料切割两类1.游离磨料以砂浆切割为,通过钢线、游离液体磨料和待切割材料三者间的相互摩擦作用进行切割2.固结磨料切割用金刚线(金刚石粉固定在钢线上)对材料进行切割,相较前者具有切割速度快、硅片品质高、成本低、切割液环保等优点2017年以来金刚线切割已在单晶领域完全取代了砂浆切片2017-2021年金刚线母线直径从70μm降低到45μm、单晶硅片厚度从185μm降低到170μm、同尺寸硅片每公斤方棒出片量从60片提升到70片硅片制备单晶炉拉制出硅棒后主要经过截断、开方、磨倒、切片4道主要工序形成单晶硅片截断工序将硅棒切割成所需长度开方工序将截断后的圆柱形硅棒加工成长方体磨倒工序将方棒进行磨面、抛光、倒角切片工序将磨抛后硅棒切割加工为硅片,是实现硅片薄片化的关键。
退火的作用是使硅锭内部温度一致,消除硅锭内的应力。冷却冷却阶段隔热笼慢慢打开,压力逐渐上升,冷却阶段时间较长,其作用与退火一样重要,直接影响硅锭的性能。太阳电池多晶硅锭是一种柱状晶,晶体生长方向垂直向上,是通过定向凝固(也称可控凝固、约束凝固)过程来实现的,即在结晶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场的变化,形成单方向热流(生长方向与热流方向相反),并要求液固界面处的温度梯度大于0,横向则要求无温度梯度,从而形成定向生长的柱状晶。铸锭车间常见事项1、在熔化和长晶阶段会出现熔化、中间长晶和边部长晶三次报警。在铸锭循环过程中,这两个阶段需密切关注。2、当炉内压力低于980mbar时,需要对炉子进行充气。回填操作时炉内压力大于这一数值时没有自动停止,需自动停止。3、铸锭过程中根据炉内出现不同情况手动调整,如适当延长长晶时间等。注意炉内的水电、气压。五、硅锭的检测,典型的电阻率分布呈现出上述的变化趋势,尾高头低。主要是因为所添加的母合金的分凝系数造成的,检测硅锭中的电阻率是否出现异常。正常情况下的硅锭红外检测结果不会出现下图红域标识的,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为热场不稳定或硅料杂质比较多造成的。与传统硅晶太阳能电池相比,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可以吸收直射阳光以及漫射光源(如室内灯光等)。
丝网印刷通俗的说就是为太阳能电池收集电流并制造电极,道背面银电极,第二道背面铝背场的印刷和烘干;第三道正面银电极的印刷,主要监控印刷后的湿重和次栅线的宽度。第二道道湿重如果过大,既浪费浆料,同时还可能导致不能在进高温区之前充分干燥,甚至不能将其中的所有有机物赶出从而不能将整个铝浆层转变为金属铝,另外湿重过大可能造成烧结后电池片弓片。湿重过小,所有铝浆均会在后续的烧结过程中与硅形成熔融区域而被消耗,而该合金区域无论从横向电导率还是从可焊性方面均不适合于作为背面金属接触,另外还有可能出现鼓包等外观不良。第三道道栅线宽度过大,会使电池片受光面积较少,效率下降。印刷方法:物理印刷、烘干。烧结烧结是把印刷到电池片表面的电极在高温下烧结,使电极和硅片本身形成欧姆接触,提高电池片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使电极的接触具有电阻特性以达到高转效率,烧结过程中也可利于PECVD工艺所引入-H向体内扩散,可以起到良好的体钝化作用。烧结方式:高温快速烧结,加热方式:红外线加热烧结是集扩散、流动和物理化学反应综合作用的一个过程,正面Ag穿过SiNH扩散进硅但不可到达P-N面。背面Ag、Al扩散进硅。
在有栅线的面涂覆减反射源,以防大量的光子被光滑的硅片表面反射掉。宁夏电池片磨具
不出绒面(主要因素); 采取的方法是:① 增加时间;② 提高温度;③ 加大NaOH浓度。宁夏电池片磨具
电池片工艺流程:制绒(INTEX)→扩散(DIFF)→后清洗(刻边/去PSG)→镀减反射膜(PECVD)→丝网、烧结(PRINTER)→测试、分选(TESTER+SORTER)→包装(PACKING)。一、制绒制绒的目的是在硅片表面形成绒面面,以减少电池片的反射率,绒面凹凸不平可以增加二次反射,改变光程及入射方式。通常情况下用碱处理单晶,可以得到金字塔状绒面;用酸处理多晶,可以得到虫孔状无规则绒面。处理方式区别主要在与单多晶性质的区别。工艺流程:制绒槽→水洗→碱洗→水洗→酸洗→水洗→吹干。一般情况下,硅与HF、HNO3(硅表面会被钝化)认为是不反应的。当存在于两种混合酸的体系中,硅与混合溶液的反应是持续性的。二、扩散扩散是为电池片制造心脏,是为电池片制造P-N结,POCl3是当前磷扩散用较多的选择。POCl3为液态磷源,液态磷源扩散具有生产效率较高、稳定性好、制得PN结均匀平整及扩散层表面良好等优点。POCl3在大于600℃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五氯化磷(PCl5)和五氧化二磷(P2O5),PCl5对硅片表面有腐蚀作用,当有氧气O2存在时,PCl5会分解成P2O5且释放出氯气,所以扩散通氮气的同时通入一定流量的氧气。 宁夏电池片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