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黄酒的含糖量的高低可分为以下几种:1.半干黄酒:“半干”表示酒中的糖分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糖分。在生产上,这种酒的加水量较低,相当于在配料时增加了饭量,总糖含量在15.0G/L~40.0G/L,故又称为“加饭酒”。我国大多数档次高黄酒,口味醇厚、柔和、鲜爽、无异味,均属此种类型。2.甜黄酒:这种酒一般是采用淋饭操作法,拌入酒药,搭窝先酿成甜酒酿,当糖化至一定程度时,加入40%~50%浓度的米白酒或糟烧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总糖含量高于100G/L。口味鲜甜、醇厚,酒体协调,无异味。黄酒在酒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中山桶装黄酒工厂直供
黄酒后发酵,通过主发酵后,发酵趋缓弱,即可把酒醪移入后发酵罐,操控气温文室温在15-18℃,停止发酵20-30天左右,使酵母进一步发酵,并改进酒的风味。压榨、弄清、消毒,后发酵完毕,使用板框式压滤机把黄液体和酒糟别离开来,让酒液在低温下弄清2-3天,汲取上层清液再经棉饼过滤机过滤,然后送入换热消毒器,在70-75℃灭菌20分钟左右,杀灭酒溶中的酵母和细菌,并使酒中沉淀物凝结而进一步弄清,也让酒体成分得到固定。灭菌后趁热灌装,并紧密包装,入库陈酿一年。制品黄酒要求酒度在16%以上,酸度在0.45以下。珠海发酵型黄酒代理黄酒以米、麦、豆、糯米等为原料,经过自然发酵而成。
2006—2011年,由于产品升级,黄酒行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4.13%、28.39%;而同期黄酒行业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52%。黄酒行业利润总额的增速大于产量的增速,如图《2006—2011年中国黄酒行业主要经营指标》所示。在众多白酒替代品中,由于黄酒具有低度、保健两大健康优势,可以同时满足酒类消费者“饮用”和“健康”的两大需求,因此黄酒具备了替代白酒的天然优势,将成为白酒较有潜力的替代者。同时,伴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因素,未来黄酒的消费需求量有望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究其原因在于:1.受“南黄北白”消费格局的限制,市场区域小。而在国内,黄酒消费的主要地区在南方的江浙、福建、上海一带,西部、东北部则难觅踪影,当然,这与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南方湿暖多雨有关。然而,在啤酒、葡萄酒异军突起,快速发展,洋酒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黄酒若不打破地域限制,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消费市场不断的被吞食。2.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充分挖掘黄酒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相对于白酒、啤酒、葡萄酒等企业强大的广告攻势,黄酒无论是在产品宣传、企业形象宣传、黄酒文化宣传上都已不能适应黄酒企业发展的需要。适量饮用黄酒还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
在明代戴羲所编辑的《养余月令》卷十一中则有:“凡黄酒白酒,少入烧酒,则经宿不酸”。从这一提法可明显看出黄酒、白酒和烧酒之间的区别,黄酒是指酿造时间较长的老酒,白酒则是指酿造时间较短的米酒(一般用白曲,即米曲作糖化发酵剂)。在明代,黄酒这一名称的专一性还不是很严格,虽然不能包含所有的谷物酿造酒,但起码南方各地酿酒规模较大的,在酿造过程中经过加色处理的酒都可以包括进去。到了清代,各地的酿造酒的生产虽然保存,但绍兴的老酒、加饭酒风靡全国,这种行销全国的酒,质量高,颜色一般是较深的,可能与“黄酒”这一名称的较终确立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清朝皇帝对绍兴酒有特殊的爱好。清代时已有所谓“禁烧酒而不禁黄酒”的说法。到了民国时期,黄酒作为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已基本确定下来。黄酒归属于土酒类(国产酒称为土酒,以示与舶来品的洋酒相对应)。品味黄酒时,可以选择使用玻璃杯或者品酒器等器具,以充分展现其色泽和香气。汕尾发酵型黄酒
喝黄酒要适量,过量饮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中山桶装黄酒工厂直供
黄酒文化:传承吴文化的“苏式老酒”,黄酒是吴越文化中较典型的表示之一,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众所周知,以惠泉黄酒为表示的吴文化和以绍兴黄酒为表示的越文化,是中华黄酒文化中的两支风格各异的杰出流派。据《史记》、《吴越春秋》等书记载,作为吴文化发源地的无锡酿酒历史有两千年以上。明人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已写过“惠山泉酒”之名。清代年间,惠泉酒已是进献帝王的贡品。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继位,曹雪芹之父在江宁织造任上,一次就发运40坛惠泉酒进京,可见无锡惠泉酒已经成为贾府这个贵族之家的饮用酒是不奇怪的。中山桶装黄酒工厂直供
但如果经过勾调,这两杯酒就会互相弥补不足,更加适合大部分人的口味。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而基酒则是一个比...
【详情】人们谈论酒经常说到基酒和原浆酒两个个名词,那么基酒和原浆酒有何区别?原浆酒即粮食加酒曲发酵成酒,完全...
【详情】1.时尚原浆酒,不但是**的中国白酒,而且配以各种辅料,可以调制出各种酒的感觉和口感,并且用它调制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