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简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需要观察微观世界,显微镜正是这样的设备,它突破了人类的视觉极限,使之延伸到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结构。显微镜是从十五世纪开始发展起来。从简单的放大镜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单透镜显微镜,到1847年德国蔡司研制的结构复杂的复式显微镜,以及相差,荧光,偏光,显微观察方式的出现,使之更广范地应用于金属材料,生物学,化工等领域。显微镜的基本光学原理一.折射和折射率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明物体时,则发生折射现像,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当与透明物面不垂直的光线由空气射入透明物体(如玻璃)时,光线在其介面改变了方向,并和法线构成折射角。 普通光学显微镜连续变倍体式显微镜两档定倍体视显微镜立体解剖工业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就是我们初中就用过的普通显微镜,通过光学镜片提升垂轴放大率。荧光显微镜哪家好
显微镜使用的注意点:禁止单手提拿显微镜和随意拆卸零部件,需按使用说明书或SOP规范操作;低倍下调焦时先上升载物台(或下降镜筒),再缓慢下降载物台或上升镜筒,使物镜镜头与玻片距离由小到大调焦。一般直接转换成高倍镜后细调焦距;观察标本时两眼应同时睁开,避免使用单只眼观察;调节合适的光圈和电流强度可使成像更清晰;如果使用100×油镜,应在标本上滴一滴香柏油,使镜头底端与该介质接触。观察完后及时用二甲苯擦拭油镜头。注意其它镜头不得接触香柏油。深圳Niko mm-800工具测量显微镜有用吗光学显微镜使用可见光作为光源。
荧光镜检术是用短波长的光线照射用荧光素染色过的被检物体,使之受激发后而产生长波长的荧光,然后观察。荧光镜检术普遍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荧光镜检术一般分为透射和落射式两种类型。透射式:激发光来自被检物体的下方,聚光镜为暗视野聚光镜,使激发光不进入物镜,而使荧光进入物镜。它在低倍情况下明亮,而高倍则暗,在油浸物镜下较难操作,尤以低倍的照明范围难于确定,但能得到很暗的视野背景。透射式不适用于非透明的被检物体。落射式:透射式目前几乎被淘汰,新型的荧光显微镜多为落射式,光源来自被检物体的上方,在光路中具有分光镜,所以对透明和不透明的被检物体都适用。由于物镜起了聚光镜的作用,不仅便于操作,而且从低倍到高倍,可以实现整个视场的均匀照明。
在光学显微镜的发展过程中,相衬镜检术的发明成功,是近代显微镜技术中的重要成就。我们知道,人眼只能区分光波的波长(颜色)和振幅(亮度),对于无色通明的生物标本,当光线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变化不大,在明场观察时很难观察到标本。相衬显微镜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也就是有效地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变为可分辨的振幅差,即使是无色透明的物质也可成为清晰可见。这极大便利了胞的观察,因此相衬镜检法普遍应用于倒置显微镜中。相衬镜检法在装置上与明场不同,有一些特殊要求:a.环状光阑(Ringslit):装在聚光镜的下方,而与聚光镜组合为一体---相衬聚光镜。它是由大小不同的环形光阑装在一圆盘内,外面标有10X、20X、40X、100X等字样,与相对应倍数的物镜配合使用。显微镜单透镜成像具有像差,严重影响成像质量。
电子显微镜用短波电子取代光子来观察样品,能突破衍射极限从而突破光学显微镜200nm分辨率极限的限制,能看到病毒等超微目标的清晰型态和结构,但缺点是,光学显微镜能看活的目标,电子显微镜下的目标都是死的,而且电子显微镜的制样操作等步骤都非常麻烦,便利度不高。透射的电子显微镜和简单的生物显微镜类似,只是透射光变成透射电子束,成像是平面的,目前已经很少使用。更多的是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典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是非常大块头的东西,但也有比较小型化的桌面机,比如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ZEM15,类似共聚焦显微镜,能3D重构目标型态,观察的效果更好,但也很高成本。普通的显微镜只能通过目镜来观察显微组织。广州NikonSMZ745显微镜一台要多少钱
利用调焦旋钮可以驱动调焦机构,使载物台粗调或者微调运动,便于被观察物体成像清晰。荧光显微镜哪家好
由于客观条件,任何光学系统都不能生成理论上理想的像,各种像差的存在影响了显微镜成像质量。下面分别简要介绍各种像差。色差是透镜成像的一个严重缺陷,发生在多色光为光源的情况下,单色光不产生色差。白光由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七种组成,各种光的波长不同 ,所以在通过透镜时的折射率也不同,这样物方一个点,在像方则可能形成一个色斑。光学系统较主要的功能就是消色差。色差一般有位置色差,放大率色差。位置色差使像在任何位置观察都带有色斑或晕环,使像模糊不清。而放大率色差使像带有彩色边缘。荧光显微镜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