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通信手段匮乏、信息接收困难等问题成为出海渔民的困境之一,北斗系统特有的短报文功能至关重要。渔船安装星舆北斗高精度定位船载终端,就可以及时接收到渔政管理部门下发的台风、雷雨大风、海上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 渔船定位终端具有报警功能,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会立即发出警报。渔船定位终端航行记录 服务
我国渔船数量多、分布广,因而各地安全管理和执法监管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实施有效管理的难度较大,如果缺乏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手段,主管机构就不能及时掌握船舶动态,遇险船舶也难以得到及时救助。移通物联高精度定位船载终端的应用,成为海洋执法部门开展渔船监管、保障渔民平安远航的科技利器。监管渔船作业通过在渔船上安装星舆北斗高精度定位船载终端并连入渔业管理中心监控网络,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功能,对渔船的位置信息和动态信息进行监控管理,一旦发现渔船进入敏感海域生产作业,即刻通知渔业管理部门实施召回或拦截。渔船定位终端航行记录 服务这种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渔船的载重情况,避免超载运输。
渔业是北斗特色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北斗早应用领域之一。北斗系统满足了渔业生产与管理的需求,在中国渔船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东南沿海50海里以外的中远海船舶安装了基于北斗的海上通信设备,为渔业管理部门建立超过1300个船位监控系统,建成海、天、地一体化的船舶集中监控管理体系。截至2018年底,已发展入网用户近7万个,日均位置数据800万条,融合了北斗短报文、互联网等多种通信技术手段,近3年累计救助渔船210余艘,挽回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监管渔船作业、防止非法捕捞、灾害预警通知……北斗成为渔业管理部门开展渔船监管的科技利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凭借高精度、高稳定度以及高可靠性的定位、授时以及相较其他导航系统特有的短报交通信服务等特点,在我国海洋渔业应用中起到不可替代的特有作用。渔船安装一体式船舶终端,建立渔船监控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养殖远传监管的“数字化”,极大提高了渔民的工作效率和安全。北斗卫星海洋渔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极大地保障了出海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了海洋争端,促进海洋经济和谐发展;促进了渔业现代化信息管理水平,推动海洋经济再上新台阶。渔船定位终端可以提供渔船的海洋生态信息,帮助保护海洋环境。
AIS的正确使用有助于加强海上生命安全、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以及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渔船定位终端是一种用于追踪和监控渔船位置的设备。渔船定位终端航行记录 服务
如果采用4G\5G系统,那么使用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的高昂的流量费,按照流量包计费的方式导致费用成为不可承受之重,不具备全天候连续使用的可能。除了终端流量费,还有“云”费用要考虑,即:视频传输到Internet后,需要云平台中转才能实现互访。如果采用第三方的“公有云”平台实现视频转接,还要租用高昂的云平台和专线VPN等费用,代价太高。经济的方式是向电信运营商租用具有固定IP地址的Internet互联网专线回到监控中心,配合一次性采购的VPN网关设备,其整体成本会大幅下降。渔船定位终端航行记录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