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同物体分子的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每种物体都具有特定的吸收光谱。能从含有各种波长的混合光中,将每一种单色光分离出来,并测量其强度的仪器叫做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法是比色法的发展。比色法只限于在可见光区,分光光度法则可以扩展到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分光光度法则要求近于真正单色光,其光谱带宽比较大不超过3-5nm,在紫外区可到1nm以下,来自棱镜或光栅,具有较高的精度。分光光度计?就是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仪器。光度计是用于测量物体表面亮度的仪器。广东uv光度计原理
原子荧光光度计具有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两种技术优势,并克服现有分析技术的不足,是一种优良的痕量分析仪器。其原理是利用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将样品溶液中的待分析元素还原为挥发性共价气态氢化物,然后借助载气将其导入原子化器进行原子化而形成基态原子。基态原子吸收光源的能量而变成激发态,激发态原子在去活化过程中将吸收的能量以荧光的形式释放出来,此荧光信号的强弱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成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测量荧光强度就可以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科学实验中,光度计常用于测量光的强度和分布。
光度计的精度和灵敏度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精度指的是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程度,而灵敏度则表示光度计对光的强度变化的响应能力。一般来说,精度越高、灵敏度越大的光度计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度计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现代光度计不仅可以测量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强度,还可以扩展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等其他波长范围。此外,一些光度计还具备自动校准和远程控制等功能,使其更加便捷和智能化。这些创新使得光度计在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更加广。
并发现吸收光谱相似的有机物质,它们的结构也相似。并且,可以解释用化学方法所不能说明的分子结构问题,初步建立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理论基础,以此推动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发展。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研制成了世界上diyi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不是商品仪器,很不成熟)。此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很快在各个领域的分析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朗伯早在1760年就发现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的厚度成正比,后被人们称之为朗伯定律;比耳在1852年又发现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后被人们称之为比耳定律。在应用中,人们把朗伯定律和比耳定律联合起来,又称之为朗伯-比耳定律。随后,人们开始重视研究物质对光的吸收,并试图在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方面予以使用。因此,许多科学家开始研究以比耳定律为理论基础的仪器装置。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后,美国Beckman公司于1945年,推出世界上diyi台成熟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商品仪器。从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开始得到飞速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展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虽然是一类有着很长历史的分析仪器,但每一次吸收了新的技术成果都使它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生物学和医学中,光度计常用于研究生物组织的活力和功能。
UV-2600i和RF-6000的定量下限值和检测下限值如表3所示。从通过本实验算出的定量下限值的比可知,RF-6000的灵敏度较高,是UV-2600i的400倍以上。与对未被样品吸收的照射光进行检测的吸光光度法不同,荧光光度法以零为标准检测荧光,因此噪声水平低,可得到较高的灵敏度。UV-2600i和RF-6000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的平方值与浓度范围的关系如表4所示。另外,使用UV-2600i时,低于空白以外的定量下限值的点除外。即使在未达到UV-2600i的定量下限值的区域(0~)。光度计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于控制产品质量。辽宁原子吸收光度计使用
光度计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广东uv光度计原理
重金属离子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光度计通过测量重金属离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散射特性,可以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定量分析。例如,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检测水中的铅、镉、铬等重金属离子,为水质安全提供重要数据支持。有机污染物是水体污染的另一种重要类型,包括农药、染料、塑料添加剂等。这些有机污染物在紫外光照射下会表现出特定的吸收光谱。光度计通过测量这些吸收光谱,可以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例如,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检测水中的苯酚、苯胺等有机污染物,为水体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营养盐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包括氮、磷等元素。光度计通过测量营养盐对光的吸收特性,可以实现对营养盐的定量分析。例如,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检测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盐,为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广东uv光度计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