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卫星包括卫星及星载设备,地面站负责卫星信号接收处理以及卫星姿态的控制等,用户端包括不同类型的用户设备。目前,卫星通信频段种类繁多,主要包括S频段(2~4GHz)、C频段(4~8GHz)、X频段(8~12GHz)、Ku频段(12~18GHz)和Ka频段(27~40GHz)等。卫星通信需要在一个固定的频率范围内工作,使工作频率保持高度的稳定。因此高性能的频率合成技术对于卫现代星通信系统意义重大。目前,受限于卫星设备的体积,主流的频率合成技术的发展趋势向着小型化、高性能的方向发展,旨在减小频率合成器的功耗和成本,提高频率的稳定性。频率综合器通常在无线电、通信和计算机领域中使用。福建频率综合器
有很多技术可以降低小数分频的杂散。通常可以在分频系数变化的时候通过增加或减少鉴相器输出的电压来实现。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一个允许更大的分频系数的多模分频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得到大量的小幅度杂散。多模分频器往往和Delta-Sigma调制器一起使用,产生随机频率杂散并将它们推向更高的偏移频率,使其可以通过回路滤波器过滤掉。尽管存在各种改进的技术,小数分频技术的主要缺点是由小数划分机制导致的相位误差过量产生的大量杂散电平。福建锁相环频率综合器频率综合器模块是一种集成了频率合成器、参考时钟源、控制电路等功能的电子模块。
传统上综合器是为了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产生一个连续信号。其振幅在一定范围内随频率变化。然而,较新的设计带来更多的如振幅均衡和控制功能。输出电平可以采用开环控制(查表)或更复杂的闭环自动电平控制(ALC)方案来校准和控制。此外,现在工业界需要更复杂的包括传统的模拟调制(幅度、频率、相位和脉冲)到复杂的矢量形式,如IQ调制的波形。这些调制功能连同振幅控制和谐波抑制现在不仅可以制作成笨重的测试和测量信号发生器,也可以制作成较小的模块形式。主要性能特点(如相位噪声、杂散和切换速度)正在逐步接近那些测试和测量信号发生器。
频率合成技术:将一个高稳定度和高精度的标准频率,经过功能电路的作用,产生具有同样稳定度和精确度的大量离散频率的技术称为频率合成技术。根据该原理组成的设备或仪器称为频率合成器(或频率综合器)。频率合成技术在信号产生电路(如手机的射频电路、电视机的频率合成式高频头)中得到广泛应用,只需一种基准信号源就可产生多种频率信号,并且调节很方便。该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电动机稳速伺服系统中,可精确地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在精密测量和科学研究领域中,频率综合器可用于提供高稳定性和低抖动的参考信号。
直接数字式合成法(DDS)是继直接频率合成和间接频率合成之后,随着数字集成电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第三代频率合成技术。它以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从信号的幅度相位关系出发进行频率合成,具有极高的频率分辨率、极短的频率转换时间、很宽的相对带宽、频率转换时信号相位连续、任意波形的输出能力及数字调制功能等诸多优点,正广地应用于仪器仪表、遥控遥测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导航以及广播电视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短波跳频通信中,信号在较宽的频带上不断变化,并且要求在很小的频率间隔内快速地切换频率和相位,因此采用DDS技术的本振信号源是较为理想的选择。这种方法简单可靠、控制方便,且具有很高的频率分辨率和转换速度,非常适合快速跳频通信的要求。 频率综合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可靠、精度高且适用于多种应用的电子设备。天津相参频率综合器推荐厂家
AnaPico频率综合器信号源级别的频综模块。福建频率综合器
几十年来,间接锁相环(PLL)综合器是(并且仍然是)常见和当下流行的技术。一个通用的单回路锁相环(图3)包括一个可调电控振荡器(VCO),可产生一个所需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这个信号通过具有可变分频比N的分频器被反馈到鉴相器。鉴相器的另一个输入是被划分成所需频率步长的参考信号。鉴相器对比两个输入信号从而产生误差电压,使其经过滤波(和可选放大)后调节VCO产生锁定的频率:fOUT=NfPD,其中fPD是鉴相器输入端的比较频率。因此通过改变分频系数N,以等于fPD的离散频率步长实现频率调谐。福建频率综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