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缺失后,牙槽骨吸收萎缩,这是众所周知的。而牙槽骨萎缩后造成的缺牙区域骨量不足影响种植手术时,就需要我们在种植区域行骨增量手术,也就是植骨。目前我们常用的植骨材料有:异种骨,人工骨以及自体骨。异种骨和人工骨都是经过加工后的骨替代品,目前应用***,技术成熟,后期会被吸收代替,不需担心产生排异反应。但费用昂贵,并且由于异体材料植入,有些患者无法接受。自体骨是从患者自身获取的骨块,比如在颌骨取的颏部骨,外斜线骨,甚至颌骨外的比如取肋骨或髂骨等。由于取自体骨创伤较大,手术较为复杂,术后反应较大,致使很多患者难以接受而因此放弃手术。自体牙骨粉技术是“变废为宝”的技术,将患者拔下的牙齿制作成骨粉,应用于种植区骨量不足处。以往拔掉就丢弃的智齿或者牙周病拔掉的患牙,都可以经过加工,变成骨粉利用起来。这项技术对于患者而言,由于是自身的“牙齿”回植,更容易接受,拔牙手术也较之取自体骨手术简单创伤小。而且对于舍不得拔牙的患者在心理上也在一定程度的安慰。自体牙骨粉的应用于骨增量手术中。浙江本地自体牙骨粉有优势
即便部分暴露,受植区发生***的机率也较低。研究证明,1~2mm厚度的牙本质片也有足够的强度用作空间维持以承担缺损处的机械负荷。基于Shell技术,去除表面釉质和牙骨质后,牙本质块可沿冠-根方向切成多个≤2mm厚度的牙片固定到骨缺损区。Xiao等分别使用自体牙片和骨片进行牙槽嵴增量,延期植入植体,6个月后CBCT显示牙片取得的骨增加量(垂直向(±)mm,水平向(±)mm)与自体骨移植(垂直向(±)mm,水平向(±)mm)没有统计学差异,组织学结果还发现牙片外轮廓被新骨覆盖,且伴随着表面牙本质吸收。在此基础上,Korsch等也证明,植体植入同期联合应用牙片和牙本质颗粒不会影响种植体的骨整合,并且早期骨吸收较小,3个月内*有~。5.总结与展望自体牙移植物是一种生物相容性佳,兼具骨引导、骨诱导能力和***的空间维持效果的新型骨移植材料。并且,自体牙容易获得,手术创伤小,易被患者接受,具有优越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对于自体牙移植物在骨增量技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乏临床长期随访与大样本的试验,关于自体牙移植物的**适合的制备条件,以及影响骨增量效果和种植体的长期存活率的因素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源:戴薇,席月,陈朝真。浙江本地自体牙骨粉有优势自体牙骨粉可替代吗?
如拔牙后牙槽窝位点保存术、种植时骨缺损的植骨术、引导性骨再生术、上颌窦提升术以及牙周垂直骨吸收的植骨术等多个领域。Kim等在临床椅旁制作自体脱矿牙本质颗粒,并将其植入拔牙窝内,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牙槽窝位点保存效果。Pang等将自体脱矿牙本质颗粒用于拔牙窝位点保存并将其与Bio-oss骨粉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无论是垂直骨增量,还是组织学成骨或种植术后种植体稳定性,两组结果均相当。另外,Kim等将椅旁制作的自体脱矿牙本质颗粒用于种植术前或术中植骨,并于术后1年观察其疗效,发现其成骨效果和软组织愈合均良好,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亦无种植体脱落;38例中有2例做病理组织学观察,均可见大量新骨形成。Kim等在另一个研究中将自体牙本质颗粒用于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结果显示,短期成骨效果良好,并在5年随访期发现成骨效果稳定。Jeong等将自体牙本质颗粒用于种植手术中的上颌窦提升术,结果显示,该材料可发生渐进性吸收,并具有骨引导和骨诱导作用。孙娟斌等报道,将自体牙本质颗粒用于垂直性骨吸收的牙周骨缺损患者时,可获得与Bio-oss对照组相似的临床效果,1年后其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水平等均有明显改善,且骨缺损处可见明显骨修复。
自体牙本质颗粒应用于牙周炎患牙拔除后即刻种植1例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牙本质颗粒(Dentinmatrix,DM)具有类似于骨的化学成分,可作为一种骨再生材料。由患者自身拔出的健康牙齿制备的DM已用于牙槽窝保存、上颌窦提升和牙槽嵴增高等众多骨增量***中。对严重牙周炎导致的松动牙,即刻种植方案往往需要使用各种骨移植材料填充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本文报道1例利用自体DM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fibrin,PRF)充填重度牙周炎患牙拔除后即刻种植中骨缺损的病例。1.病例资料35岁男性,因右下后牙严重松动伴咬合疼痛1月就诊于本院。临床检查发现:47松动3°,探诊深牙周袋;48部分萌出,远中冠部分龈瓣覆盖,***压痛。全景片示47牙根周围牙槽骨吸收,48高位垂直阻生,见图1。图1术前全景片***方案拔除47和48,ITI种植体行47牙位即刻种植,同时自体DM和PRF联合法行GBR。该***方案得到本院医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风险和效益完全告知患者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患者进行完整的牙周洁治1月后开始手术:局麻下微创拔除47和48,刮除牙槽窝炎症肉芽组织,冲洗清创。DM即刻制备:去除牙髓、牙釉质和附着的炎症组织。保留健康牙本质,使用Osteo-Mill(TokyoIken,Japan)打磨。自体牙骨粉用于口腔植骨手术。
自体牙与骨组织之间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被大量实验所证明。X射线衍射证明牙体组织内存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磷酸三钙(tricalciumphosphate,TCP)、无定形磷酸钙(amorphouscalciumphosphate,ACP)以及八磷酸钙(octacalciumphosphate,OCP),这些无机成分可被破骨细胞所分解,有类似于骨组织的重建机制,在移植区可作为新骨形成的支架。此外,骨骼中发现的大多数蛋白质,如Ⅰ型胶原、Ⅲ型胶原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icproteins,BMPs)、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钙素(osteocalcin,OCN)等多种生长因子,也可在牙体组织,尤其是牙本质中找到,它们诱导成骨分化、参与调节胶原矿化与晶体生长,在促进骨骼形成方面起主要作用。Kim等将人脱矿牙本质颗粒植入裸鼠皮下肌肉袋中,2周后组织学观察显示,牙本质颗粒表面有成骨细胞、矿化的胶原与骨细胞出现。一些研究还证明,牙本质脱矿后获得的Ⅰ型胶原支架,可以作为生长因子BMPs的潜在载体,在骨缺损区发挥持续的诱导新骨形成功能。2.影响自体牙移植材料成骨的因素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自体牙移植材料主要来源于牙根、牙本质或自体牙根。自体牙骨粉和小牛骨粉哪个更好?浙江本地自体牙骨粉有优势
自体牙骨粉不需要覆盖生物膜。浙江本地自体牙骨粉有优势
400μm过筛获取DM颗粒,使用牙本质脱矿液处理20min,75%酒精消毒5min后生理盐水冲洗,整个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同时抽取患者静脉血制备约2mLPRF,与DM混合后备用。于47牙位植入×10mmITI种植体1颗,扭矩达30N/M,OsstellMentor检测植体ISQ值为。将上述制备好的DM和PRF混合物置入种植体周围骨间隙,Bio-OSSTM膜(GeistlichPharmaAG)覆盖后关闭创口,见图2。图2术中置入种植体、DM和生物膜术后常规***。6月后检测ISQ值为,X线牙片示:植体周围骨质再生良好,见图3、图4。行上部修复1年后随访,种植体功能良好,无并发症,见图5。图3术后6月全景片图4术后6月安置种植基台图51年后随访口内照和X线片2.讨论牙本质由约70%无机含量、20%胶原和10%水组成,与骨的化学成分相似,经过脱矿/粉碎、脱脂脱钙和消毒等一系列处理可获得DM。国内外学者均认为:DM骨诱导作用可能与其富含Ⅰ型胶原蛋白、BMP、FGF和VEGF等生长因子密切相关。在拔牙位点保存术中,有学者将患者自体拔除的智齿制成DM即刻回植,5个月后组织学检测显示牙槽内具有成熟的骨组织。但对DM应用于即刻种植中骨增量,特别对于存在牙周炎骨缺损的病例。国内外还罕有报道。在牙周炎拔牙后即刻种植方案中。浙江本地自体牙骨粉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