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有广泛生物活性,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萜类、多糖类、酚类、有机酸、生物碱、氨基酸、甾体化合物、微量元素等。其中,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以及钙、磷、硼、硒等矿物元素含量也十分丰富,但主要 药用价值成分是黄酮类和萜类。黄酮类和萜类具有扩血管、抗氧化等多方面的作用。银杏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指的是从银杏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含有银杏总黄酮,银杏内酯等物质。同济生物医药研究院吴健博士研究银杏叶,并研发出一种技术,让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更高,有毒成分更低,让银杏系列产品造福更多人群。银杏叶中还含有有机酸、酚类、多糖类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红曲银杏胶囊代理
同济生物医药研究所团队,从文献中和研究中得知,目前从银杏叶中已发现有160多种化合物,研究证实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银杏黄酮类和银杏萜内酯类,以及银杏酸类化合物。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了5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为黄酮及黄酮醇类(flavones and flavonols)43个,其中包括桂皮酰黄酮醇苷(cinnamoyl flavonol glycosides)8个,二氢黄酮(flavanones)2个,双黄酮(double flavonoids)9个及黄烷醇(flavanols)4个。黄酮及黄酮醇类主要是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杨梅素(myricetin)、丁香亭(syring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及以这些黄酮为苷元的单、双、三糖苷。其中大多数是槲皮素、山柰酚及其苷类化合物。银杏叶中的萜类主要是萜内酯化合物(terpene lactones),有独特结构的二萜内酯(diterpene lactones),为其特征性成分。红曲银杏原厂原帽银杏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长寿机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几乎所有多细胞生物都无法逃避衰老 (aging),并导致个体死亡。人和动物的衰老被认为主要与端粒损耗、DNA损伤、DNA突变积累、表观遗传改变等因素有关,寿命一般只有几十年,长的也只有100多年。然而与动物不同,自然界中,一些树种的年龄可达几百甚至上千年且依然生长旺盛,但其长寿机制却一直不清楚。银杏 (Ginkgo biloba L.) 是原产中国的孑遗植物,因其含有多种药用成分、观赏价值高,是重要的经济树种。此外,银杏还是长寿树种,在我国各地有大量银杏古树分布。近日,扬州大学银杏研究团队、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团队和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中心Richard Dixon团队合作在PNAS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Multi-feature analyses of vascular cambial cells reveal longevity mechanisms in old Ginkgo biloba trees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历经7年时间,选用银杏树干维管形成层为主要研究材料,综合运用细胞学、生理学、多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揭示了银杏古树长寿的内在机制。树木生长主要来源于顶端分生组织和侧向维管形成层的分裂分化,但树木生长到一定年龄以后就不再升高,因而无法反映年龄的变化。
银杏酸系水杨酸衍生物,其中C-6位侧链R为直链饱和或不饱和单烯的C15或C17或C13化合物,以C15化合物为主,银杏酸为主要化合物,占总银杏酸近50%,均属于烷基酚酸类化合物(alkyl phenolic acid compounds)。由于***、***等活性和对皮肤的刺激性、强过敏性及引起接触性皮炎等,使得这些化合物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银杏叶中含有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methoxy- 4-hydroxybenzoic acid)、4-羟基苯甲酸(4-hydroxy benzoic acid)、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 benzoic acid)、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莽草酸(shikimic acid)、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和6-羟基犬尿喹啉酸(6-hydroxy kynurenic acid,6-HKA)10种有机酸。由于6-HKA能作为广谱***氨基酸拮抗剂,因而颇受关注。6-HKA直接作用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能改善脑缺氧。什么是银杏提取物(GBE)?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宣称EGb761是***、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选药品。在美国,这些产品的年销售额可达20亿美元。目前,德法2个制药集团银杏叶制剂销售额已达28亿法郎。除德、法外,瑞士、瑞典、荷兰、比利时、西班牙、韩国等国家也先后大力进行银杏叶加工利用,年销售额已超过20亿美元。全球各种银杏制剂加上银杏保健食品与含银杏叶提取物的化妆品等充满市场,在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的美国、西欧及北欧等全世界至少有130多个国家在销售银杏叶提取物制剂。2013年,银杏叶制剂全球销售额高达70亿美元。目前,德国、法国、美国已成为银杏叶提取物3大销售市场,而在亚洲,以日本、中国和韩国的银杏叶提取物销售情况较好(日本银杏制剂销售额在亚洲居第1位,中国和韩国分居第2、3位),但在金额上仍无法与欧美相比。日本国内已形成银杏树种植、采叶、提取加工到制剂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其***企业为常磐植物产品株式会社。据悉,该公司已形成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的生产规模。首脑是上海同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功能性营养食品品牌。银杏叶三七找模式
银杏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红曲银杏胶囊代理
1932年,日本学者在银杏叶中发现了黄酮类化合物。20世纪50年代,德国Schwabe公司在银杏叶提取物中找到一个**组分构成比例,以很大限度地发挥银杏叶的药用价值,这个构成比例被欧洲接受为银杏叶提取物标准,即EGB761。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然而将银杏类制剂列为***药物的国家有德国、法国和中国,其他国家均只将其用为保健食品或非***用药。 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从银杏叶中提取单体有效活性成分,药理实验证明其含有黄酮醇苷、萜类内酯等有效活性成分,对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明显功效。20世纪70年代,德国医学媒体报道,银杏叶提取物能增加中枢和外周血管血流量,可用于防治心、脑及外周血管缺血性疾病。20世纪80年代,法国科学家Brapuat发现了银杏叶的内酯成分有很强的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作用,随后银杏叶制剂作为***个进行临床的PAF拮抗剂进行了三期临床观察,银杏叶制剂的研究和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1991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因发现银杏内酯B的分子结构而荣获诺贝尔奖。至今在世界上同一种研究中,唯有银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随后,银杏叶提取物的用途得到更深入的研究。红曲银杏胶囊代理
同济生物医药研究院吴建博士发明的“一种银杏叶纯化冻干粉制备工艺”,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取代传统的酒精提取,能够有效去除银杏叶中的有害成分银杏酸;采用35℃至40℃的低温萃取比在65℃至75℃高温萃取更容易保存银杏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特性,使产品具备更强的功效;采用-40℃温度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取代传统的150℃进风温度的喷雾干燥工艺,使产品在干燥过程中的生物活性损失接近于0;生物膜法鸡色谱分离纯化工艺使产品的纯度比传统产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使有效成分银杏黄酮、内酯的含量大于50%,进一步降低了有害成分,使有害成分银杏酸的含量小于5mm。这也是同济生物首脑银杏系列产品的技术研发优势。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