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锂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从 2009年开始就陆续颁布了相关标准,涉及原料、产品和检验方法,提出了各项参数的具体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对负极材料的实际生产和应用起到了指导性作用。目前实际应用的负极材料种类比较集中(石墨和Li4Ti5O12),主要涉及的标准共有4项(表1)。不过正在制定或修订的标准还有6 项(表2),说明负极材料的种类有所增加,需要制定新的标准来规范其发展。本文将重点介绍4项已颁布标准中的主要内容和要点。锂电池负极材料有什么优势?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售后保障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负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约10%,主要由负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而成后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滚压而成,起到可逆地脱/嵌锂离子并储存能量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中起氧化反应的电极,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效率、能力密度等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是锂电池关键材料之一。中国已是全球负极材料主要产地。目前,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行业集中度非常,主要集中在中国与日韩。就趋势而言,人造石墨替代天然石墨大势所趋,人造石墨中国极具成本优势(高耗电行业,类似多晶硅,成本较日韩至少便宜20%),中国人造石墨负极将垄断全球,负极是锂电材料里受益的是海外LG等电池放量的板块。口碑好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厂家锂电池负极材料使用注意事项。
碳材料晶体结构的有序程度和发生石墨化的难易程度可用石墨化度(G)来描述。G越大,碳材料越容易石墨化,同时晶体结构的有序程度也越高。其中d002为碳材料XRD图谱中(002)峰的晶面间距,0.3440**完全未石墨化碳的层间距,0.3354理想石墨的层间距,单位均为nm。上式表明,碳材料的d002越小,其石墨化程度就越高,相应晶格缺陷越少,电子的迁移阻力越小,电池的动力学性能会得到提升,因而GB/T24533—200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中对各类石墨的d002值均做出了明确规定(表3)。
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中建议加快发展下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并提出了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中期达到300W·h/kg,远期达到400W·h/kg的目标。针对这一要求,对于负极材料而言,石墨的实际容量已接近其理论极限,需要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且兼顾其它指标的新材料。其中,硅碳负极能够将碳材料的导电性和硅材料的高容量结合在一起,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因此相应的标准也正在起草(表2)。锂电池负极材料产品标准技术规范2.1锂离子电池对负极材料的要求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部件,在应用时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嵌锂电位低且平稳,以保证较高的输出电压;锂电池负极材料全景梳理。
负极材料的密度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对于同一种材料,其压实密度越大,体积能量密度也越高,因此标准中对各项密度的下限值均做出了要求(表5)。其中,不同石墨材料的真密度范围相同,均为2.20~2.26g/cm3,这是因为它们从本质上讲都是碳材料,只是微结构不同而已。另外,由于Li4Ti5O12的初始电导率较低,通常需要通过碳包覆来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但与此同时,相应的振实密度有所下降(表5)。2.5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表面积分为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材料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总面积。理想的非孔材料只有外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满足什么要求?供应锂电池负极材料答疑解惑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促销价格。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售后保障
发展趋势:2020年的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目标大致为300Wh/kg(接近量产实现),2025年目标为400Wh/kg,2030年目标为500Wh/kg。对应各国纷纷出台燃油乘用车限售停产时间表(以西欧国家已规划出具体时间表),我国也在通过积分法、补贴扶持等措施来切实推进新能源车项目。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作为电子跃迁的受体、从种类来分目前主要使用天然石墨材料及人造石墨材料、焦炭、硬碳等,未来待量产开发的有诸如硅碳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等。从机理来分主要有嵌入型负极材料、合金化型负极材料和转化型负极材料。 锂电池负极材料关乎安全性风险,在锂离子电池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售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