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积,比表面积通常较小,而有孔和多孔材料具有较大的内表面积,比表面积较高。另外,通常将粉体材料的孔径分为三类,小于2nm的为微孔、2~50nm之间的为介孔、大于50nm的为大孔。此外,材料的比表面积与其粒径是息息相关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材料的孔径和比表面积一般是通过氮气吸脱附实验测定的。其基本原理为:当气体分子与粉体材料发生碰撞时,会在材料表面停留一段时间,此现象为吸附,恒温下的吸附量取决于粉体和气体的性质以及吸附发生时的压力,根据吸附量即可推算出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孔容等。另外,粉锂电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供应锂电池负极材料销售电话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是由负极活性物质碳材料或非碳材料、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胶合剂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滚压而成。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储存锂的主体,使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嵌入与脱出。从技术角度来看,未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将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已经从单一的人造石墨发展到了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人造石墨为主,软碳/硬碳、无定形碳、钛酸锂、硅碳合金等多种负极材料共存的局面。负极材料:多采用石墨。新的研究发现钛酸盐可能是更好的材料。负极反应:充电时锂离子插入,放电时锂离子脱插。正规锂电池负极材料定做价格锂电池负极材料多少钱?
人造石墨应用于中端EV、3C等领域,成为目前锂电负极材料的主流选择;天然石墨则主要应用于低端EV、储能、3C等领域。而硅基材料是下一代负极材料。由于石墨负极材料能量密度的理论上限为372mAh/g,而行业头部公司的产品已可实现365mAh/g的能量密度,逼近理论极限,未来的提升空间极为有限,急需寻找下一代替代品。相比之下硅理论容量比可达4200mAh/g,远超石墨类材料,且具有环境友好、储量丰富、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硅基负极材料被认为是下一代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选择。但作为负极材料,硅也有严重缺陷,锂离子嵌入会导致严重的体积膨胀,破坏电池结构,造成电池容量快速下降。而且,当前的硅碳负极材料市场价格超过15万元/吨,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两倍。
碳材料晶体结构的有序程度和发生石墨化的难易程度可用石墨化度(G)来描述。G越大,碳材料越容易石墨化,同时晶体结构的有序程度也越高。其中d002为碳材料XRD图谱中(002)峰的晶面间距,0.3440**完全未石墨化碳的层间距,0.3354理想石墨的层间距,单位均为nm。上式表明,碳材料的d002越小,其石墨化程度就越高,相应晶格缺陷越少,电子的迁移阻力越小,电池的动力学性能会得到提升,因而GB/T24533—200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中对各类石墨的d002值均做出了明确规定(表3)。石墨烯做锂电池负极材料面临哪些问题?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现状石墨类材料目前,石墨类材料是锂电池较常用的负极材料,其理论容量高、电化学性能优良且价格相对较低。主要有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种。天然石墨储量丰富,具有较高的效率,但片层间的团聚和复杂的制备过程限制了其应用。人造石墨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更稳定的结构,因此在动力电池领域得到了较广应用。锡基材料锡基材料具有高理论容量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但因高昂的成本和快速的容量衰减限制了其应用。锡基材料主要包括锡氧化物、锡合金和锡酸盐等。锡氧化物在嵌锂过程中存在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导致容量衰减严重。锡合金具有高理论容量,但循环稳定性差,且体积效应严重。锡酸盐因其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负极材料。过渡金属氮化物过渡金属氮化物,如TiN和VN等,具有高理论容量、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出色的热稳定性,被认为是新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然而,氮化物的制备困难,成本较高,这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买锂电池负极材料找无锡光润。正规锂电池负极材料定做价格
国内锂电负极材料相关标准。供应锂电池负极材料销售电话
锂金属负极物理化学性质体心立方结构(fcc)原子半径 0.76 埃相对原子质量小(6.941)密度小(0.534 g/cc)标准电极电位低(-3.04 V vs. SHE)比容量高达 3860 mAh/g未商业化原因熔点较低(180℃)锂枝晶生长造成安全问题水分暴露发生电极制造复杂改善策略成核机理的理解电解质和界面设计电极结构的设计2、碳负极丨石墨丨电化学反应Li+从石墨端面的嵌入反应Li+在石墨-电解液界面传递及嵌入石墨层间过程在石墨中,锂离子通过端面或者基面中的缺陷嵌入材料中高阶的缺陷位点可以协助锂离子从基面进行垂直扩散嵌入石墨(a)Li+在单/多层石墨烯中的嵌入 (b)Li+在缺陷位点的扩散传递Li在石墨层间嵌入时的阶段反应锂离子在石墨层中逐步嵌入过程称为阶段现象平台对应的是相转变过程,两相共存充满电I阶状态(LiC6形态),对应石墨的理论容量为372 mAh/g供应锂电池负极材料销售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