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用电器、少用空调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只用遥控关闭,实际并没有完全切断电源。每台彩电待机状态耗电约1.2瓦/小时;使用节能灯,节能灯虽然价格贵,但比普通灯要省电。用温水、热水煮饭,可省电30%。交通工具,出行尽量选择公交车、地铁、自行车,少开私开车,减少尾气排放;有私家车的人尽量使用无铅汽油,因为铅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和智力。节约森林,少用快餐盒、纸杯、纸盘等,尤其要少用一次快筷子。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充分利用白纸,尽量使用再生纸,用过一面的纸可以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纸。拒绝接受那些随处散发的宣传物,制造这些宣传物既会大量浪费纸张,又会因为随处散发、张贴而破坏市容卫生。再生纸是用回收的废纸生产的。一吨废纸=800千克再生纸=17棵大树。科普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故称作声波。研学实践基地设计公司
龙卷风是云层中雷暴的产物。具体的说,龙卷风就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中释放的一种形式。龙卷风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大气的不稳定性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由于急流中的较大过境气流的影响,它被进一步加强。(2)由于与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变的风相互作用,上升气流在对流层的中部开始旋转,形成中尺度气旋。(3)随着中尺度气旋向地面发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变细并增强。同时,一个小面积的增强辐合,即初生的龙卷在气旋内部形成,产生气旋的同样过程,形成龙卷中心。(4)龙卷中心的旋转与气旋中的不同,它的强度足以使龙卷一直伸展到地面。当发展的涡旋到达地面高度时,地面气压急剧下降,地面风速急剧上升,形成龙卷风。研学实践基地设计公司科普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产生地震谣传的具体原因有:(1)把一些自然现象,如由于气候返暖果树二次开花,春季大地复苏解冻而引起的翻砂、冒水等现象,误认为是地震前兆异常。(2)地震部门正常的业务活动,如野外观测、地震考察、对某种前兆异常的落实、地震会商、抗震会议、防震减灾宣传等,引起的猜疑。(3)来自海外蛊惑人心的宣传,或别有用心的造谣。(4)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蒙蔽而上当受骗。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定是地震谣传:(1)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确”的所谓地震预报意见。如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2)跨国地震预报。如果传说地震是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3)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等传言,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我们应不相信、不传播地震谣言,发现地震谣言及时报告。
同一区域容易遭受雷击的地点有这些特点:1、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如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2、山坡与稻田接壤处;3、具有不同电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建(构)筑物哪些部位易遭受雷击?1、平屋面和坡度≤1/10的屋面,檐角、女儿墙和屋檐;2、坡屋度>1/10且<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和屋檐;3、坡度>1/2的屋面、屋角、屋脊和檐角;4、建(构)筑物屋面突出部位,如烟囱、管道、广告牌等。科普知识,打雷时应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开车,可掌握以下节能环保技巧:1、如果开车时巧用空挡滑行,一辆1.6升排量的家用轿车每月可以节约10升汽油;2、起步时离合器不能松得太快,否则既耗油又易熄火;3、提高速度时应轻加油门;4、在遇红灯或前方车辆刹车时,不要高挡冲到跟前时才猛踩刹车;5、汽车行驶过程中,要注意看水温表,发动机正常的水温应保持在80至90℃之间,如果过高或不足都会使油耗增加;6、时常检查轮胎的气压,以保持在较好状态,轮胎气压不足会增加耗油量;7、不要随意更换轮胎的大小,选择更宽的轮胎或许让车看来更有“跑车味”,但轮胎越宽,车轮阻力越大,燃油消耗量就越多;8、用黏度较低的发动机油。发动机油黏度越低,发动机就越“省力”,也就越省油;9、不要热身过度。有些车主喜欢在早上开车前,先热身再上路,但热身太久会更耗油,可以先让车慢慢行驶一两千米来达到热身效果;10、不要超速。对一般汽车而言,80公里的时速是省油的速度,有统计表明,每增加1公里的时速,耗油量会增加0.5%。还有一些节油窍门是在驾驶之外的:轮胎气压不足会增加耗油量;尽量用黏度低的发动机油,这样也能省油;开启空调要确保窗门紧闭;定期清洗隔离尘网可以节省30%的电力。肥料科普,按肥效作用方式分:速效肥料、缓效肥料;研学实践基地设计公司
科普雷击的主要对象河边、湖边、土山顶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研学实践基地设计公司
低碳生活的10个准则:①拒绝塑料袋;②巧用废旧品;③远离一次性,④提倡水循环;⑤出行少开车,⑥用电节约化;⑦办公无纸化,⑧购物需谨慎;⑨植物常点缀;⑩争做志愿者。我们身边的低碳生活方式:①少用纸巾,重拾手帕;②每张纸都双面打印;③不坐电梯爬楼梯、定期清洗空调,既健康又省电;④在家种花草,吸收自己排放的二氧化碳;⑤尽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⑥衣服攒够一桶再洗不是因为懒,而是为了节约水电;⑦开短会也是一种节约照明、空调、音响等等;⑧没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费电的;⑨非必要的话,尽量买本地、当季产品,运输和包装常常比生产更耗能;⑩尽量少看电视,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上下班尽量骑自行车或步行等。研学实践基地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