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防水是保证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不受水的侵袭、内部空间不受水的危害的一项分部防水工程。外墙防水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外墙防水工程涉及到建筑物(构筑物)的地下室外墙、住房外墙等诸多外墙结构,其功能就是要使建筑物或构筑物在设计耐久年限内,防止雨水、生活用水的渗漏和地下水的浸蚀,确保建筑结构、内部空间不受到污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外墙防水工程是一个大系统的防水工程,它涉及到材料、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外墙防水工程的任务就是综合上述诸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价,选择符合质量标准 的防水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经济的设计,精心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施工完善维修、保养管理制度,以满足建筑物(构筑物)的防水耐用年限和使用功能。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找平。室内外墙防水施工
选用合理的防水材料对外墙进行必要性保护对防水材料的有效选择是防护外墙渗漏的有效手段,实践中,在对防水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应尽量选择那些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规范材料,针对工程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水材料的选择,以便于切实通过防水材料对房屋建筑的外墙形成一定的保护。根据现行规范要求及现场施工经验,从防水系统构造、细部节点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等方面介绍了建筑外墙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点,指出外墙防水是保证建筑使用功能、提高建筑耐久性、营造舒适居住环境的基础,应予以重视。本地外墙防水防水施工建筑外墙的防水效果是保证建筑使用功能。
分格缝施工工艺流程:分格缝槽内清理、修整→缝边两侧粘贴胶带纸→涂刷基层处理剂→材料准备→第1次嵌填、灌注密封材料→沿缝槽两侧反复批刮→第2次嵌填、灌注密封材料→表面抹平压实→检查、修整→揭除遮挡胶带纸→养护→验收。 2)外墙应设分格缝,分格缝宜设置在混凝土梁柱或混凝土墙体部位,不宜设置在砌体部位,分格缝间距不宜超过3 m,缝深应不穿透外墙防水层,缝宽宜为10 mm,缝中应嵌填密封材料或采用成品分格条。禁止在砌体墙面用机械切割分格缝。密封防水部位接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层应牢固,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裂缝、蜂窝、起皮和起砂现象,嵌填前基层应干净、干燥。图4所示为外墙面分格缝构造示意图。
外墙构造排水相关措施我们知道,我们的防水其实是排水和防水等的综合技术。在外墙防水的技术措施中,排水和导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构造措施。有效的排水和导水措施可能比防水措施更加有效,而且更节能、经济、安全、耐久。案例是一幢不高的二层单体建筑,从上到下,通过对外墙设有多道排水构造,从而使它的排水措施出色地完成防水排水任务。首先:在屋顶设有挑檐设有挑檐的建筑,可以让瓦突出屋的墙面,从而使雨水不会直接流到墙面上。所以说,很多中国古建筑都有这一设计,就是出于这一考虑。精心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施工完善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施工过程的遗留问题如果我们在施工中处理不当,没有及时将一些附着在外墙的设施等拆除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形成渗水通道,例如:塔吊、施工电梯、脚手架等的附墙杆、拉接杆的拆除等。在墙体混凝土施工中,固定模板用的对穿螺栓,是剪力墙结构外墙渗水的重要原因,由于墙体面积大,对穿螺栓数量多,处理不当时,留在结构中的螺栓孔就会形成渗水通道。
外墙砖砌体渗漏水如果在外墙的施工中,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没有认真施工、或砖缝砂浆不够饱满的话,那框架结构的围护墙与框架梁底之间,就会因砌体的沉降而产生缝隙,从而出现漏水现象。脚手架眼没有按要求堵塞好,留有渗水的通道,外墙装饰面层有空鼓、裂缝时,在下雨过后,雨水就从缝隙进入抹灰层而渗入内墙。 封堵在墙身的各种孔洞。室内外墙防水施工
注意防水设计和施工要点,才能保证防水效果。室内外墙防水施工
装配式建筑外墙的防水设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繁多,防水措施主要由接缝构造防排水及密封材料密封防水两大基本措施。高度大于15m的装配式建筑,每隔2~3层,在十字接缝的竖缝中宜设置导水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外墙板分为预制剪力墙板和预制墙板。1、预制剪力墙板结构预制剪力墙板:装配式建筑中承受结构受力的构件之一。按保温功能分为混凝土实心剪力墙板和混凝土夹心保温剪力墙板。保温承重一体化的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垂直缝采用结构防水(现浇混凝土)与材料防水(密封胶)结合的两道防水构造。水平缝采用构造防水(空腔排水槽)与材料防水(密封胶)结合的两道防水。室内外墙防水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