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设备系统分析与调整纯水设备系统的产水率主要依赖主要系统的回收率来保证:自清洗过滤器的回收率为99%,UF系统回收率为90%,一级RO系统回收率为75%,二级RO系统回收率为90%。但在实际的运行中,受设备状态和工艺用水需求的影响,系统消耗的水量要大于设计水量,回收率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1)自清洗过滤器过滤精度为100μm。设置自清洗过滤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护UF系统的正常运行,将原水中大颗粒悬浮物、砂砾等对超滤膜表面造成机械划伤的杂质去除,设备设计的自耗水率低于过滤水流量的1%。反渗透膜前的滤芯如果长时间没有更换,会导致污染物聚集。山西一体化超滤设备工艺流程
超滤设备分类1.常用的超滤膜材质有:醋酸纤维素膜,聚砜膜,聚酰胺膜、PVC、PVDF等。2.超滤装置分类有:主要有板框式、管式、卷式和中空纤维式等,与反渗透装置类似。2.1.板框式优点:装置牢固,适合在大范围的压力范围内工作;流道间隙大小可调,原水流道不易被杂物堵塞;具有可拆性,清洗方便;通过增减膜及支撑板的数量可处理不同水量。缺点:装置较笨重;单位体积内的有效膜面积较小;膜的强度要求较高,一般做在无纺布上,以增强膜的机械性能。净水超滤设备清洗超滤在电泳系统中的作用 超滤装置是电泳涂装线中主要设备之一。
一、反渗透系统预处理的目的:1.防止膜表面上污染,即防止悬浮杂质、微生物、胶体物质等附着在膜表面上或污堵膜元件水流通道。2.防止膜表面上结垢。反渗透装置运行中,由于水的浓缩,有一些难溶盐如CaCO3、CaSO4、BaSO4、SrSO4、CaF2等沉积在膜表面上,因此要防止这些难溶盐生成。3.确保膜免受机械和化学损伤,以使膜有良好的性能和足够长的使用寿命二、反渗透系统预处理设计的工艺选择地表水中悬浮物含量小于50mg/L时,可采用直流混凝过滤方法。地表水中悬浮物含量大于50mg/L时,可采用混凝、澄清、过滤方法;地下水含铁量小于0.3mg/L,悬浮物含量小于20mg/L时,可采用直接过滤方法。地下水含铁量小于0.3mg/L,悬浮物含量大于20mg/L时,可采用直流混凝过滤方法。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预处理常常由石英沙过滤装置,活性炭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组成,主要目的是除原水中含有的泥沙、铁锈、胶体物质、悬浮物,色素、异味、生化有机物,降低水的余氨值及农药污染等有害的物质。如果原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较高时,还需增加软水装置,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后级的反渗透膜不受大颗粒物质的破坏,从而延长反透膜的使用寿命。反渗透水处理设备主机主要由增压泵,膜壳,反渗透膜,控制电路等组成,是整个水处理系统中的部分,产水水质的好坏主要也取决该部分。只要膜的型号及增压泵的型号选取得当,反渗透主机对水中盐分的过滤能力都能达到很高,出水电导率可保持在10us/cm(25度)以内。如今超滤膜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很广。
2.3.卷式超滤装置优点:单位体积内的有效膜面积较大,水在膜表面流动状态比较好,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缺点:进水预处理要求严格,对所用的膜强度要求较高,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膜破损须更换新的膜元件。2.4.中空纤维超滤装置单位体积内有效膜面积比较大,工作效率比较高,占地面积小。中空纤维无须支撑物。膜清洗较困难,只能用水力冲洗或化学清洗,不能用机械清洗,另外,膜损坏后要更换整个组件。
超滤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和无成分破坏,因而特别适宜对热敏感的物质,如药物、酶、果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基本原理是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介质。山西一体化超滤设备工艺流程
此时操作压力约为0.5—0.6MPa,除了克服透过膜的阻力外,还要克服通过膜表面的流体压力损失。山西一体化超滤设备工艺流程
预处理系统:一般包括原水泵、加药装置、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等。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原水的污染指数和余氯等其他杂质,达到反渗透的进水要求。预处理系统的设备配置应该根据原水的具体情况而定。反渗透装置:主要包括多级高压泵、反渗透膜元件、膜壳(压力容器)、支架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杂质,使出水满足使用要求。后处理系统:是在反渗透不能满足出水要求的情况下增加的配置。主要包括阴床、阳床、混床、杀菌、超滤、EDI等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设备。后处理系统能把反渗透的出水水质更好的提高,使之满足使用要求。山西一体化超滤设备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