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化学分离
3.1絮凝沉淀分离技术
絮凝沉淀分离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用来进一步分离油水的方法中应用*****、成本比较低廉的一种。絮凝沉淀分离技术是借助絮凝剂对胶体粒子的静电中和、吸附、架桥等作用使胶体粒子脱稳,发生絮凝沉淀以除去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可溶性污染物质。
目前国内外对絮凝沉淀分离技术的研究,**关键问题之一是絮凝剂的选择。用于餐饮废水处理的絮凝剂主要包括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和无机-有机复配或复合絮凝剂3类。实际处理中要根据餐饮废水的具体特性选择絮凝剂。
目前,絮凝沉淀分离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开发新型絮凝剂。韩香云改良了絮凝剂的组成,促使餐饮废水中的乳化油破乳分离。实验表明将聚合硫酸铁、聚丙烯和腐植酸钠酰胺混合起来使用,油渣与水的分层迅速。 因为餐厨垃圾大多数存有着管理方法混乱、响着大城市的市容环境和清洁卫生。北京企业餐厨垃圾处理对策
餐厨垃圾试点百城验收近半。“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共开展了5批共100个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城市,**财政安排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覆盖了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一二线城市基本都有,总体布局基本完成。当年设立试点城市的目的是,建立适合我国城市特点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法规、政策、标准和监管体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工艺路线;形成合理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产业链,提高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目前,已通过终期验收的城市有47个,撤销的城市有15个,其中昆明市、宁波市、郑州市和湘潭市主动申请撤销。江西国外餐厨垃圾处理要求医院污水的处理处理工艺提高水位,提高调节池的利用率,减少土地开挖量,较少投资。
1.2粗粒化分离技术
粗粒化分离技术,又名聚结分离技术。当餐饮废水通过具有亲油疏水性质的粗粒化滤料时,微小的油珠吸附聚集在滤料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当达到一定的厚度之后,油膜便在浮升力和水流剪切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颗粒较大的油珠并脱离滤料表面,浮升到水面完成分离过程。此分离技术的关键是粗粒化材料的选择,当前常用的亲油疏水性材料包括蜡状球、聚烯系球体以及聚氨酯发泡体等。
粗粒化材料的开发和新型聚结分离技术的研究是今后粗粒化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刘蓉等比较了W型和H型改性聚丙烯酰胺纤维作为粗粒化滤料处理餐饮废水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H型比W型材料具有更***的除油性能。运用粗粒化技术预处理餐饮废水,能有效降低餐饮废水中的油脂含量和COD浓度,对后续的生化处理有利。
餐厨垃圾是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总称,指餐馆、饭店、单位食堂、家庭日常生活等饮食剩余物以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肉食、油脂、蔬菜瓜果等,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含水率高、有机质占比高、含盐量高、易生化降解等特点 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属于环保行业中的新兴业务领域,仍处于部分城市试点阶段,目前国内餐厨垃圾处理试点百城验收近半,但行业的发展仍是依靠国家政策层面上的补贴。行业竞争格局方面,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业企业数量不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且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主要选择厌氧发酵技术作为自身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餐厨垃圾产生量约为7823万吨;到2015年,全国餐厨垃圾产生量已达9475万吨,日均产量达26万吨/日。2018年,全国餐厨垃圾产生量超过1亿吨,达到10800万吨。餐厨垃圾中营养元素丰富多彩,具备很高的資源再运用使用价值。
生物化学分离
生化分离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将餐饮废水中的烃类物质分解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去除废水中的乳化油和溶解油等烃类物质。
餐饮废水生化分离技术包括活性污泥分离技术和生物膜分离技术。前者是利用吸附、浓缩在流动状态的絮凝体(活性污泥)表面上的微生物来分解有机物,后者是使微生物附着在固定的载体(滤料)上,污水从上而***经滤料表面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便被微生物吸附和分解破坏。
生物分离技术处理餐饮废水对油水分离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好,但是对进水要求较高,需要专业人员维护,而且基建费用高(谷腾环保网) 在现如今电力能源、資源急缺的现况下,餐厨垃圾的综合利用能够合理减轻这种难题,并获得优良的经济收益。辽宁高新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加工工艺全过程简易有效,机器设备运作期长,使用期长;北京企业餐厨垃圾处理对策
餐厨垃圾处理机技术性优点和特性 项目投资偏少,运作低成本,占地小; 解决期短,发醇完全,不用再次发醇; 加工工艺全过程简易有效,机器设备运作期长,使用期长; 不造成废弃物渗滤液,味道整治简易; 机器设备自动化技术水平高,办公环境不错,人力成本较低; 发醇自然环境贴近弱酸性,不浸蚀机器设备; 营养土的土壤有机质和有利微生物菌种含水量高,运用使用价值高,非常容易开发设计增加值高的商品;对可发酵物的适应能力好,对分选机规定不高。北京企业餐厨垃圾处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