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统为车载方案,无需做复杂的场地准备,直接把电源车部署到项目现场,接通电源线后即可马上投入使用,方便快捷部署及后续退场。此套系统为柴油发电机组+储能系统双电源备份:在负荷较低时发电机给用电设备供电的同时为储能系统充电,负荷较高时储能系统放电补充,实现削峰填谷,从而使柴油机始终保持在比较好的经济运行状态,降低施工成本及能源消耗。该项目在纯400KW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时,燃油加上机组租赁成本每个月需要11万元左右,而每个月的实际用电量只有6~7千度;但采用不间断移动储能电源车供电后,项目每个月至少可以节约45%的发电成本。该系统智能化控制集成度高,集远程运维监控、视频监控、配电一体化、消防告警以及其他辅助设施为一体,堪称“行走的微电网”。可根据现场负载的供电需求,灵活增、减发电设备配置容量;节约资源名人名言
智能微网电站——NDES系列,智能储能节能电微型电网,微电网电定义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必要时含储能装置)。其分类微电网分为并网型微电网和单一型微电网,可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治管理。并网型微电网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离网单独运行;单一型微电网不与外部电网连接,电力电量自我平衡。在城市、商业、工业、新型城镇等地区鼓励建设以风、光发电.燃气三联供系统为基础的微电网,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直流微电网的优缺点平台具备完善的监控告警管理、运维管理及数据分析功能。
集中式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315MW,包括1台10/0.4kV/315KVA箱式变压器,2台500KW/500KWh锂电集装箱储能电站,一台400KVA柴油发电机组,通过电站内一级配电柜向各路负载供电,而距离电站较远的施工区域增设升降压以满足负载正常使用,现场根据使用需求共增设了4台300kW升降压设备,并且可以随着施工进度和负载使用要求灵活增加或者减少现场稳压器配置。本案例中,我司采用了自主研发的能量管理系统(EMS),除了在市储系统中起到能量调度的功能外,还能够根据现场负载情况,自动控制电站内的设备投入和退出运行,实现无人或者少人值守,提升了设备运行可靠性,有效地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减掉了柴油发电机设备及燃油成本投入,很大程度降低了该项目施工费用。
智能微网电站的意义:推动新能源产业的进步,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微电网运行的经济高效,能够有效地解决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的问题,并实现微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提升用户服务质量,终促进电网的节能减排。推广价值-有机结合现有配电网结构,建设“具有独特的多级智能微电网系统”,实用性强,安全可靠,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技术节能-通过电力需求、智能交互用电,及电价政策研究和推广,引导用户经济、合理、有序用电。聚能优电智能微网电站低碳、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
智能微电网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智能节能,可减少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造成的冲击,并网型微电网与外部电网的交换功率和时段具有可控性,通过对电源、负荷和储能系统的协同控制,实现与电网之间的功率交换;微型主要体现在电压等级低,电压等级一般在35kV及以下;系统规模小,系统容量不大于20MW,通常为兆瓦级及以下;清洁电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或以天然气多联供等能源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发电型式;自治微电网内部基本实现电力供需自平衡。并网型微电网与外部电网的年交换电量一般不超过年用电量的50%,**运行时能保障重要负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供电;单一型微电网应具有黑启动能力;并网型微电网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与最大负荷的比值在50%以上,或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在70%以上。柴油机单独工作时电能质量不佳和断电风险;南通供电局项目
满足应急保障供电不断电的使用场景;节约资源名人名言
智能微网电站迎来了发展机遇,估计“十四五”期间微电网的建设会升温《“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要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微电网就是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的重要方式,规划把智能微电网上升到了与大电网并列、可以兼容互补的地位。节约资源名人名言
深圳市聚能优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组建于2017-03-24,将通过提供以智能微网电站,新能源移动储能电源车,智能储能电站,储能变流器等服务于于一体的组合服务。业务涵盖了智能微网电站,新能源移动储能电源车,智能储能电站,储能变流器等诸多领域,尤其智能微网电站,新能源移动储能电源车,智能储能电站,储能变流器中具有强劲优势,完成了一大批具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能源项目;同时在设计原创、科技创新、标准规范等方面推动行业发展。随着我们的业务不断扩展,从智能微网电站,新能源移动储能电源车,智能储能电站,储能变流器等到众多其他领域,已经逐步成长为一个独特,且具有活力与创新的企业。公司坐落于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塘尾社区南太云创谷5栋1601,业务覆盖于全国多个省市和地区。持续多年业务创收,进一步为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