箔降本效应明显(理论可降本50%),若未来量产问题解决,我们预计可大规模替代传统铜箔。我们预计25年复合铜箔渗透率达20%,全球需求量达45亿平,单价按4.6元/平,市场空间达206亿元。复合铝箔:复合铝箔降本效应一般,但量产进展(金美22年11月已经量产)+安全性+轻薄化(铝箔厚度从12下降至2微米),我们预计可在消费、动力领域实现一定...
查看详细 >>复合集流体产生的毛刺尺寸小,叠加高分子材料层受热发生的断路效应,短时间内可降低短路电流,也可有效防止锂枝晶穿透隔膜引发的热失控。➢低成本是产业化加速的基石。在传统锂电铜箔中,直接材料成本占锂电铜箔总成本的比例较大,达83%,因此传统锂电铜箔的总成本对阴极铜价格变动的敏感性较高。PET铜箔原材料成本占比约31%,成本占比远低于传统铜箔。由于...
查看详细 >>复合集流体的量产化难点在于设备、工艺,工艺目前可分为两步法(磁控溅射—水电镀)和三步法(磁控溅射—蒸镀—水电镀)。其中真空磁控溅射技术是复合铜箔制造工艺的,其原理是用氩离子(Ar+)轰击铜合金靶材,使靶材发生溅射,在溅射粒子中,中性的铜原子或部分铜离子沉积在基膜上形成薄膜。但真空磁控溅射工艺对设备要求较高,是影响产品良率和性能的关键,目前...
查看详细 >>复合集流体法无毒无害、环保安全,原料价格也较为低廉供了一种极片和电池,该极片包括集流体和依次层叠设置于集流体至少一表面的涂炭层、活性材料层和保护层,采用该极片制备的电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锂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集流体包括金属箔以及覆盖在金属箔上下表面的多功能材料层,金属箔为铝箔、铜箔、涂炭铝箔或涂炭铜箔,其可选用多...
查看详细 >>制备复合铜箔采用水电镀工艺主要是为了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和降低基膜击穿风险;因为复合铝箔基膜厚度更厚,在4.5-6μm左右(铜箔是3-4.5μm的基膜),在制备过程中击穿断裂等风险下降,且采用蒸镀工艺效率也得到提升,所以无需采用水电镀工艺做增厚处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干湿法工艺转换过程对良率的影响。二、主流技术路线:1、磁控溅射+蒸镀:1次磁控...
查看详细 >>公司覆盖多类功能性薄膜产品生产工艺,依托功能性薄膜业务开展“在有机载体薄膜上镀双面铜箔工艺项目”研发工作。公司拥有磁控溅射设备、电子束镀膜设备等进口前列设备,对产品精度、品控把握能力较强;原有电子屏蔽类产品有镀铜技术,镀铜工艺相对成熟,具备生产和成本优势。目前,公司开发出PET铜箔样品,已将其送样,正在配合下游需求优化产品工艺。每天更新退...
查看详细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部分组成,其中负极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关系到电池的能量密度。金属锂具有比较低的标准电极电势和非常高的理论比容量,是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优先。然而,它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产生枝晶,形成“死锂”,降低了电池效率,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并未得到实际应用。直到1989年,研究发现可以用石油...
查看详细 >>负极材料的粒度主要是由其制备方法决定的。例如,中间相碳微球(CMB)的合成方法为液相烃类在高温高压下的热分解和热缩聚反应,可通过控制原料的种类、反应时间、温度和压力等来调控CMB的粒径。石墨标准中对其粒径参数的要求分别为:D50(约20μm)、Dmax(≤70μm)和D10(约10μm),而钛酸锂标准中要求的D50明显小于石墨 (≤10μ...
查看详细 >>锂离子电池四大主材之正负极材料有技术体系下锂离子划分四大主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离膜、电解液锂离子电池也是围绕四大主材做文章,每一种背后对应大量材料、工艺、设备、制造产业链;影响着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容量、温度特性、安全特性、压实特性、容量比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无论从原料的购买价值、制备过程的复杂性、压实过程的...
查看详细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负极材料概述锂离子电池: LiCoO2 + C6 ⇔ L1-xCoO2 + LixC6纯石墨的电位约为 3 V vs. Li/Li+,嵌Li导致石墨电位快速下降由于电解液的还原电位比嵌锂电位高,充电过程中,电解液在负极表面发生还原分解,形成SEI膜负极嵌Li电位比较低,容易发生Li析出负极材料的发展早期阶段:金属Li作为...
查看详细 >>关于锂电池负极材料按照所用活性物质,可分为碳材和非碳材两大类:碳系材料包括石墨材料(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以及中间相碳位球)与其它碳系(硬碳、软碳和石墨烯)两条路线。石墨烯负极材料又可进一步分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复合石墨和中间相碳微球。其中,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上游为天然石墨矿石,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上游包括针状焦、石油焦、沥青焦等原料。非碳系...
查看详细 >>表1列出了我国在近十几年发布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相关标准,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从类别上看,涉及的负极产品有3项,测试方法1项。石墨是首先得到商业化应用的负极材料,因此GB/T24533—200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是项负极标准。随后,少量的钛酸锂也进入了市场,相应的行业标准YS/T825—2012《钛酸锂》和国家标准...
查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