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处理上使用的多介质过滤器,常见的有:无烟煤-石英砂-磁铁矿过滤器,活性炭-石英砂-磁铁矿过滤器,活性炭-石英砂过滤器,石英砂-陶瓷过滤器等。多介质过滤器的滤层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为:(1)不同滤料具有较大的密度差,保证反洗扰动后不会发生混层现象。(2)根据产水用途选择滤料。(3)粒径要求下层滤料粒径小于上层滤料粒径,以保证下层滤料的有...
查看详细 >>全自动加药装置的计量泵、PH仪和控制柜之间的自动化过程可采用计量泵采用带4-20mA信号输入,在线PH仪输出4-20mA信号以及高低位报警,该方式一般用于水处理量不大的情况下。当探头监测 到PH值在用户设定的高位区间时,则给控制柜一个高位信号,停止加碱计量泵,启动加酸计量泵,同时PH仪表向控制柜输入4-20mA信号,控制柜再给计量泵输入4...
查看详细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原来越多的水资源受到污染,那么过滤水中的杂质成了亟待解决的事情。过滤器的产生可以很好的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并对水中的胶体、铁、锰等污染物有明显的除去作用。在过滤的时候石英砂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石英砂过滤器滤料板结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喝小编一起来简单了解一吧!如果在某个时间段内,过滤层的上表面层中截留的污垢不能被很好的...
查看详细 >>石英砂过滤器从装置运行出水结果上看, 过滤器出水水质稳定,浊度小于3NTU(除去色度影响),出水水质优于普通快滤池,能够达到循环水旁滤系统的出水水质要求。装置投运后在未更换水的情况下,在半个月左右的运行中,系统总体浊度下降明显。过滤水量大,反洗水量小,反洗效果好,每罐反洗一次单耗水3.3方,和相同处理量的普通快滤池等其他常规过滤器相比, ...
查看详细 >>加药装置的加药系统选型注意事项:1.用户选用一体化加药器,一体化加药器和一体化加药系统时,先依据系统需求投加溶液的数量,确认挑选规格(包括计量泵参数、溶液箱容量等条件),再依据投加情况,确认投加方式(一般选用“一用一备”的方式)。2.依据需求挑选一体化加药器、一体化加药器设备、一体化加药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原料(不锈钢、碳钢、非金属资料)、...
查看详细 >>石英砂过滤器主要运用于除去水里的悬浮固体。该过滤设备与其他水净化设备相互配合,普遍地运用在给水处理、循环系统水处理废水处理等各种水处理技术中。活性炭过滤器主要运用于吸附水里游离氯,对有机物和饱和度也是有较强的污泥负荷,是变软、除盐系统软件水处理加工工艺的预处理设备。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的区别关键在两者之间的填充物、吸附基本原理和吸附...
查看详细 >>全自动加药装置的产品特点:1.采用自动、手动两种方式控制,可以实现客户对设备的不同需求。2.机型的结构采用一体化设计,可根据设备的配置进行具体方案设计。3.设备采用不锈钢304材料,使用寿命长,维修简单。全自动加药装置的产品性能:1.定时定量投加,满足连续生产的要求。2.操作方便,维修简单,使用寿命长。3.外型美观,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
查看详细 >>浅层砂过滤器由多个标准高速砂缸单元组成,其内部设有布水器和集水器,拥有双向自动冲洗阀,可实现在正常系统运行中多个标准高速砂缸逐个单独的反冲洗,全自动程序控制。浅层砂过滤器的优缺点大致可以从其性能、效果、造价、操作维护等几个方面综合来讨论。性能分析:浅层砂过滤器滤料高度较低,所以可达到较高的滤速,较大的流量。浅层砂过滤器可以由单罐或者多罐组...
查看详细 >>水流从斜板中间水平流过,水中的絮体颗粒沉积到斜板上,当絮体沉积到一定程度后会沿斜板下滑到沉泥槽,经由沉泥槽自由下沉到沉淀池底部的泥斗。本沉淀池通过多层折叠式斜板单元和沉泥槽的设置,将出水和沉泥分成两个个体的区域,水流方向和沉泥方向不同,出水和沉泥互不干扰,而絮体一旦沉到泥斗就处于一个十分稳定的环境。异向斜板沉淀池很好地解决了排泥问题,...
查看详细 >>关于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原则,《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竖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宜大于3;中心管内流速不宜大于30mm/s;中心管下口应设有喇叭口和反射板,板底面距泥面不宜小于。对于本条的解读,可以总结为以下5个点:池径与池型,为了使池内水流分布均匀,池径不宜太大,一般采用4~7m,不大...
查看详细 >>沉淀池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设在池长的一端,一般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有挡板,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沉淀池的出口设在池长的另一端,多采用溢流堰,以保证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堰前设浮渣槽和挡板以截留水面浮渣。水流部分是池的主体。池宽和池深要保证水流沿池的过水断面...
查看详细 >>初沉池:主要是悬浮物,部分有机物;二沉池:活性污泥混合液,它具有浓度高,有絮凝性,质轻,沉速较慢等特点;初沉池:沉淀时间1.0~2.5h,表面负荷1.2~2.0(m3/m2.h),污泥含水率95~97%,堰口负荷小于等于2.9L/(s.m);二沉池(活性污泥法后):沉淀时间2.0~5.0h,表面负荷0.6~1.0(m3/m2.h)...
查看详细 >>